文/梦见乌鸦
寒冷的夜晚,万籁寂静,窗外鹅毛的大雪已经持续几天,似乎让我看见了《后天》中的冰峰世界。点燃了又一支烟,坐在电脑面前发呆,不知何时进入到了周公的领地。一觉醒来,放眼四周,一切安好,不由得感慨万千,我们的地球还在....
距离公元2012年还有不到3年的时间,有关于该年度世界末日的到来的传说是否危言耸听也只有上帝知道,如果到时候真的集体扑街了,我们这些老百姓也只有坐着等死的份。不管怎样,地球现在还很安稳,世界末日暂时还远离我们,不过,在好莱坞这个喜欢胡闹的地方,有关世界末日电影早已在银幕上演习了无数次,我们可爱的家园也在各种电影中被翻了个底朝天。在2009年中,地球已经先后被搞定了两次,年初的一部《神秘代码》有点不过瘾,这部把矛头直指向3年后预言的电影《2012》才是重头戏。160分钟的片长给足了面子,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一下末世景象的轰炸。看到银幕上山崩地裂的特效场面扑面而来,笔者不禁感叹:想知道世界末日是什么样子?请看《2012》。

老套的剧情模式
《2012》是一部标准的灾难电影,具备了一切灾难片必不可少的卖座元素,成吨美元堆积成的特效场面,人类在大自然力量面前的无助表现,以及危难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流露一应俱全。但凡这样的灾难电影,你如果能从片中故事找出什么新鲜的感觉那可就牛逼了。灾难片作为电影发展史上一个几乎与生俱来的片种,其故事模板早已在无数同类型电影中复刻了多少年,所谓千变万化不离其中,这样的故事再怎么变化也逃离不出那固有的模式,说白了就是既可以猜得中开头,也能猜的到结尾。关于剧情方面的要求也不必多说,因为世界上灾难片除去了各式各样的灾难外衣,到头来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映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人类生存欲望下那种赤裸裸的情感,这也是一部合格灾难片所要具备的。所以观众不必为这个老套的故事感到丧气,也别想在本片的剧本中找到一点新鲜之感,瓶子还是原来的那个古董,酒是时刻在换的。
超级的视听震撼
本片最大的卖点当然不是老套剧情,当然是用2亿美元打造出来的末世景象。说道末世,如今美国的灾难片中盛行的就是末世题材,早在《天地大冲撞》、《绝世天劫》时期地球就让小行星撞了不止一次,再到《后天》中,狂怒的海啸和无处不在的冰风暴也让地球再次回到冰河世纪。如今,在特技场面越做越大的情况下,你要说电影里有点什么火山爆发、地震、海啸之类的灾难场面,人家都不好意思单独拿出手。本片可以看作是灾难场面的大合集,在本片中主创人员们绞尽脑汁的把想到的和想不到的灾难场景一股脑的往进塞,一个前无古人的末世浩劫就出现在大家眼前。
的确,《2012》在视听效果方面的功劳堪称影史之最,单是片中那长达5分钟的超级地震场面就足以把电影史上任何一部灾难电影远远的甩在后面。电影中的场面用叹为观止来形容还是有点达不到标准,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片中CG支持下打造的华丽场面,宏伟而不失精细,华丽又不乏震撼,只有亲眼目睹才能体会到电影在大银幕上所带来的无与伦比的豪华享受。电影中的大部分震撼场面都出现在片子前半部分,像其他灾难电影一样,本片的灾难场面依然没有放过那些世界著名建筑和大城市,包括梵蒂冈大教堂、华盛顿纪念碑、里约热内卢基督像在内的多个建筑在顷刻间轰然倒塌,强大的地震和火山爆发把洛杉矶、夏威夷等著名城市生硬的撕成了一座庞大的废墟。当然少不了可怜的白宫,后者在海啸推动下的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的袭击中玉石俱焚。在好莱坞这个造梦工厂里,没有事情是办不到的。
相比于电影前半部分的灾难肆虐,电影后半部分就有些相形见绌,也不知是导演在局势把握程度上有失水准,把所有的卖点统统集中在前半部分;还是前面多如牛毛的大场面给我们带来了视觉疲劳,,电影在后面的功课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其实按照一般灾难片的套路,到来灾难肆虐的后期,就应该展现出危难关头的人性写真,而电影恰恰忽视了这个方面,把故事的重心全部集中在特效场面的展示上,而忽略的人物的刻画。
单薄的心灵体验
说到人物,本片的主线几乎集中在几个主要人物身上,电影切入主题很快,开场没过多久便让我们看到了第一波灾难,这样一来对人物环境的描写空间也就大大减少。少了人物之间的联系,观众也就做不到“心系人物”的境界了。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电影里人物的死活关我何事?我是打酱油的。这样一来也对本片产生了不必要的负面效果,就是在欣赏灾难场面视听震撼的同时,忽略了对心灵上的震撼,对大自然的无情和人类的有情划分体会不深。联想到《天地大冲撞》中对末世情景的细致描写,甚至是《世界末日》中赤裸裸的煽情,本片在大量特效场面的轰炸下,让我们只能感觉到这是华丽的视觉震撼,而感觉不到末日来临的压迫之感。整部电影中,只要约翰库萨克饰演的主人公和他两个可爱的孩子能给观众留下点印象之外,其余人等,包括孩子他妈、整容医生、俄罗斯富商这些人物,属于无刻画、无描写、无情感的“三无”人员,其死活难以引起大家共鸣,在他们身上浪费过多笔墨属于浪费剧情。要说导演在煽情方面也算有一套,本片中淡薄如水的情感描写毫无煽情之处,还不如《后天》中所描写的那种在灾难面前纯真的父子之情。
德国导演的马屁情结
本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可不是一盏省油灯,其在好莱坞的烧钱本领不亚于“炸弹狂人”迈克尔·贝。而且这位德国导演向来对这种灾难题材的电影情有独钟,早在上世纪96年的一部《独立日》便把地球炸个稀巴烂,后来又让《哥斯拉》从日本漂洋过海把纽约搅了个天翻地覆,本片中其对大场面的驾驭能力可见一斑,而且使出了其看家本领,就是展现不同人物在灾难面前的种种表现。《2012》可以看做是《独立日》的灾难版,片中美国总统的作风就与《独立日》里让美国元首上战场如出一辙。虽说在场面上艾默里奇不输其他导演,不过其讲故事的能力可就相形见绌。去年的《史前一万年》可谓惊天动地的烂,被影迷们骂了个狗血喷头。而这部《2012》在讲故事方面也就是与前者半斤八两,还有点炒《独立日》冷饭之嫌。
回想起96年的那部《独立日》,让我们见识到了这个德国导演在拍马屁方面的功夫,美国人在片中被塑造成了拯救世界的上帝,不要忘了,同年还有一部《空军一号》,同样来自德国的导演沃尔夫冈·彼得森也把美国总统塑造成了以一敌百的特种部队。而在本片中,罗兰·艾默里奇在不忘老本行的同时,又把马屁拍到了中国人的头上,一句“选择中国没错,其他国家不可能完成”让台下观众好不笑场。其实别看电影在后期大作中国方面的文章,其实骨子里面还是美国精神,米国人拍自己的电影当然要突出那种主人翁的精神,关于中国的片段也只是一个过渡的依托,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德国人拍马屁的本领真是不一般。
总的来说,这部《2012》算得上一部精彩的特效大片,在电影院里欣赏绝对值回票价。不要把它作为一部末日启示录,毕竟我们现在都活着好好的。有关玛雅人的预言,等到2012年真的来临之后再说吧。
相关文章:
看《2012世界末日》,人类能否逃过灭世浩劫
《神秘代码》:一个美女搅浑一锅汤
《月球》:多年之后,太空漫游
迈克尔·杰克逊的黑白世界——《black or white》
《倔强的萝卜》:石头很硬,萝卜很脆
《阿童木》:多国混血的美式动画
《未来战警》:丧失娱乐效果的肤浅电影
《孤儿》:诡秘少女带来深层恐惧
《逃亡鳄鱼岛》:鳄鱼猛于虎也
《Laughing.Gor之变节》:纯正港片之味,人气角色出彩
《变种DNA》:当昆虫进化成人类
《非常主播》:非常家庭,亲情满屋
《飞屋环游记》:平凡的感动,升华的梦想
《风声》:少儿不宜的抓鬼游戏
《麦田》:三级片的潜质,文艺片的内涵
2009国庆档十大国产片观影指南
《12回合》:动作片超级模仿秀
《噩梦缠身》:半新创意造就全新恐惧
《回转寿尸》:三种鬼,三段情
《春丽传奇》:拍电影的你还有没有人性?
看《建国大业》中明星的双刃剑效应
《建国大业》:众星捧月的历史教科书
《第九区》:小成本科幻拍案惊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