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狼道与儒道

(2009-04-03 09:07:55)
标签:

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狼道

儒道

仁爱

文化

分类: 个人日记
《狼图腾》看了一半了,草原狼以它们的智慧生活在环境恶劣的草原几千年。它们富有智慧,刚毅冷酷而残忍。
儒家学说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年,在古代曾一度被立为正统学说而行于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激励了一代代的贤士将才为之奋斗,它对中国的发展是有贡献的。孔孟主张“仁”,认为人性本善,待人要怀有仁爱之心。
一个讲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生存而进行着残酷血腥的屠杀,而另一个讲究仁爱,待人友善,这两种对立的思想让我迷惑了。 草原狼凭借着它们的残忍与机智在草原上生活了几千年,儒学也盛行了两千年。既然它们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它们就必然有它们存在的理由。
在蒙古草原那个恶劣的环境中,狼的生存时时受到来自人类,自然的威胁。要生存就要首先填饱肚子,饥饿迫使它们只有血腥的吃掉异类才能维持生存。为了种族的生存,为了种族的发展,它们只有遵循自然界最原始的法则。血腥的屠杀成了它们生存的保障。
而人类似乎要幸运的多:经历了自然界的选择淘汰之后人成了最高级的动物,似乎没有什么生物可以撼动人的地位。相对于其他物种,人好像不必为了食物而发愁,起码可以种植,可以采摘以充饥。也许这种相对安全安逸的环境使得人们把思想转移到人与人之间内部关系的处理上。于是主张人们要仁爱。
到现在答案好像已经很明确了,两种法则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对内要友爱团结,对外强硬不妥协,甚至要“杀”…
现实的生活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我们知己的朋友就那么几个,大部分都是一般朋友。人们思想的复杂性,利益的多元化,使得人们的关系是那么的错综复杂。即使同样的两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关系也不一样。于是,问题好像又出现了,我们应该怎样把握狼道与儒道的思想指导呢?
视当时的关系而定!很实际的办法,但难免有点见风使舵,难道不要考虑以后吗?这样分析下去,也许永远是个矛盾。人就生活在这矛盾的漩涡中而无法超越。自然,似乎永远参不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吧。也许冥冥之中,自有主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