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体育名人 |
姓名:丁俊晖(ding
丁俊晖运动经历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的丁俊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2002年5月,年仅15
丁俊晖主要成绩:2002年全国青少年台球锦标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青赛冠军,亚运会单人冠军,世锦赛第三;
2003年中国台球排名赛(郑州站)冠军;
2004年全国台球团体锦标赛冠军,中国台球排名赛(兰州站)冠军;
2004年英国公开赛16强;2004年英国温布利大师赛16强,世界职业巡回赛苏格兰大师赛32强;
2005年温布利大师赛8强,中国公开赛冠军。
2005英国斯洛克锦标赛冠军
丁俊晖成为中国台球第一人,他的成长背后是付出的结果,是善于管理自己的结果。
定位
明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会干好什么,是人生一道成长的课题。丁俊晖8岁那年,因为偶然的机会,就与台球结了缘。在他父亲丁文钧的指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球技大有进展,并获得无锡市锦标赛冠军。之后,作为丁俊晖的父母就要考虑自己孩子的成长路径了,而丁俊晖本人更要考虑这一问题。台球,作为兴趣和爱好,获得市级冠军已经是不错了,然而,丁俊晖的父母做了大胆的尝试,送其到上海拜师学艺,主要目的是考察儿子是不是打台球这块料。通过分析其优势劣势和潜力,给出定位,明确适合做什么并且能做出一定成就,走自己的特色之路,为成功奠定基础。
专一
成功之路是靠付出和牺牲来铺垫,做一件事不难,做好一件事就难,做成世界一流的事就难上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知道有难事,就需要通过定位自己,明确成长方向,树立克服困难意识,剩下的就是用心做事了,功到自然成。而不是样样都学,事事都干,浅尝辄止,知难而退,那将是一事无成。小孩爱玩是天性,就看如何把握自己,正如其父亲丁文钧说:“小时候小晖也很爱打电子游戏,经常偷着打,但开始打台球后,他主动把电子游戏戒了。”训练是枯燥的,一年只有一个星期左右时间的休息,一天至少练8个小时的台球,对于一个18岁男孩的过去,丁俊晖成长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天才”成长,是因为专一,铸就专长,所以成就
乐观
2002年拉脱维亚台球世青赛期间,丁俊晖在半决赛中以3比7落后,只要再输一局就无缘决赛。不过他最后连扳5局,反而淘汰了对手,最后进入决赛夺得了冠军。谈起这场比赛,丁俊晖说:“当时我就放得很开,没太在意胜负,结果反而赢了。所以说,比赛中有一个轻松乐观的心态很重要。”体育比赛必然有输赢,平时训练需要付出和牺牲,这些,都需要乐观的心态来调整自己,用积极的心态克服困难、管
自己的不足,才是迈向成功的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