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蛎子有营养
(2009-11-10 10:59:41)
标签:
保健海蛎子牡蛎肉杂谈 |
民称之为海蛎、石蛎。历史上闻名遐迩的牡蛎养殖地广东澄海《县志》记载:“介类有蛎房,生食
日蚝白,腌食白蛎黄,味皆美。”在西方,牡蛎曾被称为“海之奶”,在《圣经》中被誉为“海之
神力”。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有“天上地下,牡蛎独尊”的题句。清代福建总督李鹤年也曾有诗赞
日:“蛎房风味胜江瑶。”可见牡蛎在中西方都同样备受青睐。海蛎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脸炙人
口,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深受人们喜爱。据食品营养检测,牡蛎含蛋白质50%以上,而脂肪仅有
7%—8%,并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因煮汤后状似牛奶,放有“海底牛奶”的美誉。儿
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食后有助于骨骼、牙齿生长,并能有效地防止小儿佝偻病。
牡蛎不仅是佳肴美食,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
甘温无毒,煮食治虚损,调中,解丹毒,补妇人气血,以姜醋生食,治 酒后烦热,止渴。炙食甚
美,令人细肌肤,美颜色。”现代医学实验还表明,从牡蛎肉中提取的水溶液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
用。日本科学家还发现海蛎肉中含有天然牛黄酸,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提高人体免疫
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能。
海蛎子的贝壳即是常用中药牡蛎,牡蛎含80%—95%的碳酸钙、磷酸钙及镁、铝、硅和氧化铁
等成份, 性味咸、涩、凉,有平肝潜阳、滋阴安神、化痰固精止带等功效。临床上常用它与龙骨、
龟板、白芍等配伍,可用于治疗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及耳鸣等症;与浙
贝、玄参等配伍,能软坚以散结块,适用于瘘疠、痰核等症;若与丹参、泽兰、鳖甲等配伍还可治
肝脾肿大;若火煅可用于治疗虚汗、遗精带下、崩漏等症,又因为其有制酸作用,亦可用于胃酸过
多, 胃溃疡等。如今,牡蛎制剂的临床药用范围正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扩大,可作为抗结核病药,能
消除因大量饮酒后引起的恶心和胃部不适。同时对男子有生精强壮作用,还可以降低糖尿病病人的
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合并症。另外,对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前产后虚
弱,以及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心律不齐、慢性肝炎等都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