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看点中医,极深的感触是,能健康平安活到现在,实在值得庆幸。
藿香正气液,双黄连口服液是在广告轰炸下熟悉的,曾简单地以为,什么感冒都能吃,什么季节都能吃,什么人都能吃。后来略懂寒热,才知千万不能吃错。
前几天,同事的女儿感冒,说是流清鼻涕,打喷嚏,发冷,不发烧。我问吃啥药?双黄连口服液。明显的风寒感冒,还用苦寒的清热药,不是越吃越坏?我仗着看过几页医书,马上做专家状:这种症状需要辛温解表,赶快给孩子喝姜汤发汗啊!
正看专家讲吴鞠通《温病条辩》的书。在中焦湿热病部分,作者提到藿香正气散的加减方,竟多达五种。在对五种症状(湿郁脾胃,湿郁表里,湿郁酿热,湿遏中阳,秽湿着里)的细微差别进行细致描述后,分别推荐了五种方子,有苦辛寒法,苦辛淡法,苦辛温法等,都是在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微做调整,比如,多一味或少一味神曲、苍术或滑石,或某一味的药量由一钱加到二钱。病人只要识字,自己就可以按方索骥,对症下药了。
边读边感叹,到底是古时的大医,有着多么体贴、细腻和悲悯的心地,尽管隔着近二百年的时空,都能让读到方子的我真切地感到温暖。他懂得用无比精微的医道,调治无比精微的人体,懂得如何尊重、如何呵护人这一辈子来之不易的生命。
今天,可怜的我们,已经被粗心、粗放,甚至粗暴地对待很久了!
一位医家也感慨不已,写下按语:今人以藿香正气散统治四时感冒,试问四时只一气行令乎?抑各司一气,且有兼气乎?况受气之身躯脏腑,又各有不等乎?历观前五法,均用正气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药非丝丝入扣,不能中病,彼泛论四时不正之气,与统治一切诸病之方,皆未望见轩岐之堂室者也。乌可云医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