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然的状态

(2008-06-16 18:47:4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马未都说陶瓷的时候,讲过一个关于定窑瓷的故事。
 
    清代有大量定窑的仿品,刻花的印花的都有,20世纪80年代收藏热兴起时,定窑更是被仿得越来越真,很多人看到都不敢买了。
    我就碰见一个人,他有个盘子,上面画两只鹅,非常生动。这人转了很大的圈子找了很多人看,都说是仿的。最后他拿给我看。我一看,就知道是真的。为什么人家不认呢?就是觉得这个瓷器品相太好了,太漂亮了。过去有种说法叫“真赛假”,真的跟假的似的。但他们都没注意到,盘子中间整个的画面布局,符合当时的一切规律。
   …… 宋代人那种君子坦荡荡,想怎么弄就怎么弄的随意的韵味别人模仿不出来。……
     那人已经卖一圈了,谁也不要,都说是新的,他也没了信心,便很便宜地卖给我了。我想,要尽量去博物馆,多看一些古代真实的东西,慢慢体会一种自然的状态,一旦把握住这种自然的状态,就可以分辨出不自然的状态。
 
    已经是古董专家的马先生啊,交割的当时你告诉卖主一定是真的了吗,他不会等到看了你的书才发现吃了大亏吧。可能是行有行规,我还是替那个人心疼,同时也为你捏把汗。吃了亏的人也许不怀疑你的眼光,却可能怀疑你的人格。
    关于“韵味无法模仿”,“一旦把握住自然的状态,就可以分辨出不自然的状态”的道理,说得不错,已不仅仅适用于陶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