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喜欢的吧,不然怎么会做起某一行来呢。
干得久了,熟能生巧,丢下它去从事新行业并不容易,于是生出感情来,难舍难分。
人也一样,相处日久,岁月有情,不知是怜惜已投资下去的光阴,抑或为着那时间培养出来的亲昵,只顾留恋,不愿分手。
喜与不喜,已经不是问题。
——亦舒《喜欢》
说的多少有些无奈。而我却觉得,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份让人生出感情来的工作,还有同样日久生情的同事伙伴,已经是相当幸运了。
想起当了一辈子妇产科医生的老妈。
像老妈那样对一生的职业生涯始终充满自豪的人,我几乎没有见过第二个。无论何时,只要提一个相关的话题,老妈就能马上打开话匣子,镜头立刻转回到十几二十几年前:下乡巡回医疗,连夜坐马车赶到老乡家,为某个危急的孕妇立即实施手术,将某个生命垂危的婴儿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到现在我仍清晰地记得老妈夜间出诊的情景。医院有一位值夜班的刘大爷,经常在半夜用嘹亮的呼喊声把全家人喊醒:“李大夫,来病人了!”喊声就是命令,老妈从来都是风雨无阻。在我的印象中,老妈和老爸聊天时,很大一部分是详细“汇报”某个病人的病情,处置方法,治疗效果等等,语气里总是洋溢着兴奋和满足。
从医师,主治医师,再到妇科主任,三十多年的临床经历,早已是厚厚的一本书。救了多少妈妈和孩子,把多少生命亲手迎接到世间,老妈记不得了。牺牲了多少休息日,少睡了多少完整觉,老妈也记不得了。那种迎来新生、手到病除的快乐,一直贯穿在老妈的工作和生活里,除了自豪还是自豪,老妈没有一句怨言。
每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除了怀着深深的敬意外,还有发自心底的羡慕。有时就想,等我老了,和女儿谈起我这个时代的事,也回想起职业生涯,会有和老妈一样的兴奋和满足吗?
还有更让我羡慕的事。当年有两个和老妈在一起“并肩战斗”的同事,都是七十上下的年纪,近几年都因奔着女儿有缘聚到大连。那在手术台上结下的三十多年的情谊,有一种无法形容、更无法替代的深厚。
三个老太太平时经常组织活动,约在一块逛街,或到某一家聊天等,很是热闹。上周日,老妈起了个大早,准备了面和饺子馅,说是和许姨一起到董姨家包饺子。当老妈兴致勃勃地准备出门时,我送到门口笑着说一句:祝三个老太太周日愉快!老妈也笑着,脚步轻快地下楼了。
共同经历了太长的岁月,太多的往事,几个人的脾气秉性彼此早已摸透,早已磨合出了亲情,彼此的关照甚至依赖,都万分温暖。可以想象,当年在医院里叱咤风云的院长、妇科主任和主治医生,如今变成了三个老太太,仍能欢聚一堂,坐着摇椅,慢慢地聊着往事,该是多么动人的画面啊。
办公室里也有几个相处了好几年的姐妹。不久的将来,当我们也变成老太太,但愿也能修炼到像老妈她们那帮的境界。那时,除了吃吃喝喝聊聊逛逛,还一定得加上一样:打打牌。因为有位老太太牌瘾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