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性的角度描写自杀爆炸者,对于一位以色列人而言的确需要勇气。没有明星、不是大制作的《天堂此时》在去年第55届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中放映甫一结束,业内人士就断言,这是一部必定会在本届电影节上有所收获的作品。该片的新闻发布会现场被挤得满满当当,而影片主创人员的出场也赢得了超乎想象的热烈掌声。果不其然,该片获得了第55届柏林电影节蓝天使最佳欧洲片奖。然而在闭幕式上,4位德国的示威者静静地展示着“反对自杀”的横幅,对《天堂此时》的获奖表示不满。一位示威者表示,电影节给这种替人体炸弹开脱罪责的影片颁奖,等于变相鼓励自杀人弹的行为。影片围绕两名年轻的巴勒斯坦男子展开。克汉雷和萨德是一同长大的好友,他们都被招募到特拉维夫充当自杀人弹。两人被允许与家人待最后一个晚上,但由于必须绝对保守秘密,他们不能告诉家人与任务相关的事情。次日早上,两人被带到边界并安装上炸弹,炸弹安装得非常隐秘,令人无法觉察。然而行动并没有按计划进行,两个朋友失散了,而各自身上都带着炸弹,于是他们得要面对自己的命运……
导演哈尼·阿布-阿萨德说:“《天堂此时》能够在柏林电影节上展映,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想,这部影片会被很多以色列人看到,希望能够改变他们中一些人的看法。”今年年初,《天堂此时》又获得了第63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这部具有带有巨大震撼力和强烈政治色彩的影片号称是历史上首部描写巴勒斯坦自杀爆炸事件的影片,引发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影片的联合制片人贝罗·贝耶表示:“支持或者反对暴力都不是这部影片的注脚,我们想要做的是让所有的极端主义者变得更具人性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