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晓松说自己

(2006-02-27 15:12:52)
  我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很好的国学和艺术熏陶。识字起就背《古文观止》,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其他孩子读唐诗宋词时,我已经被带着到处去作诗填词了。汉字组合后造成的可能性和留下的茶香味,深深浸入了我的血液里。所以后来写歌,韵律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读书给了我一种先验式的体会,那就是对“流逝”的感受,这是中国国学一个核心的审美意向。当我读到“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时,感受到的是古人对生命流逝的一种观察。

  任何时代的人都会有流逝的恐惧,真的流逝后会留下纪念。20多岁时,我在《同桌的你》中写道“我也将有我的妻”,那时对流逝的感受是煽情的,先验的,表达的是美好的留恋;而当我到了30岁的年纪,真的就是在眼睁睁看着青春生命的流逝。  

  纽约摄影学院教材扉页上有首诗:“你是个优秀的摄影师,你就不用去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你家后园就是最好的风景。”这首诗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我个人的经历上,我从没有绝望崩溃过,没有经历过凤凰涅磐的再生感觉,因此我不能像崔健那样创造出给人震撼和启示。我写的是最大多数人都感受过的,给人的是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