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投资思想的精髓
(2013-10-31 15:50:23)
标签:
财经 |
大家之所以愿意购买国债,主要在于国债比较确定保本,其利润也是可以提前知道的。而股票区别于国债,向上看,利润无限,向下看,也能让你破产。所以,投资股票最大的难点在于不确定性,虽说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的,但如何寻找到投资股票的确定性因素一直是我思考的主要内容。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我发现,垄断——这个被世人经常视为贬义的词汇,对我而言,则是一座金山。在我的选股策略中,是否具有产品和品牌方面的垄断性是排在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才是优秀的管理团队,当然,股价也是与上述两个因素并驾齐驱的。但如果让我在一个估值合理但企业优秀,与严重低估与企业平庸之间做一抉择,我选择前者。
垄断,并不是我提出来的投资之道的精髓,巴菲特将其称为经济商誉,但道理相似,只有垄断的产品、难以复制的品牌才是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杀手锏。
一句话可以总结我的投资逻辑:“用便宜的价格购买具有垄断性质的成长型企业。”
“便宜的价格”是指目前这家公司的市值相比公司内在的价值是否被低估;“垄断”主要是指一些非行政性的垄断,比如无法复制的产品竞争力,与强大的品牌,当然近两年我又将一些特殊的企业文化也轻度的视为垄断;“成长型的企业”就是我提出的“一小两大”即小市值、大品牌、大行业。
比如,2013年4、5月份我投入成本约21元的涪陵榨菜,就符合“一小两大”的特点,21元的涪陵榨菜不到30个亿,说其品牌,比如旗下的涪陵、乌江可以说是全中国人都知道,涪陵榨菜所处的食品佐料行业,2012年市场规模有近3000亿元,且每年以15%的速度在成长。这是我未来十年中战略布局的三大方向之平民消费的重要棋子之一,随着中国平民消费浪潮的崛起,涪陵榨菜近两年来进入了规模增长带来的边际成本下降,同时,行业集中,品牌垄断使得产品进入了持续提价的通道,同时,公司也能够不断地扩展产品边际,比如各种腌咸菜产品,既符合平民消费的大趋势,又具备垄断经营的特色,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但涪陵榨菜之是我仓位比重很小的一个品种,因为我觉得他还不够伟大,公司管理层暂也无法确定是否够优秀,但目前来看不算差;产品方面,毕竟毛利低,原料成本受制于天气、人力等多重不确定因素,但可以确定的是吃的人不会少,每包榨菜的价格会不断上涨。我做过一个测算,一年产1000万包榨菜和一年产3000万包榨菜,它的利润不是简单地增长2倍,而很可能是5倍以上,因为规模一上来,边际成本是趋降的。做下一个双汇是可以的,双汇现在多大了?800多亿的市值。涪陵榨菜呢?40亿多一点。未来五年双汇可能做到3000亿规模,而涪陵榨菜300亿还是可以的。
那么,我重仓的品种是那些呢?医药与新能源占目前我仓位的70%。医药方面,06年建仓的云南白药,08~09年买入的片仔癀与东阿阿胶,10年A股换成H股的同仁堂科技,12年下半年建仓的比亚迪A股与H股。
这些品种到目前,有一半盈利达近十倍,还有一半由于持有时间不够久,也有3倍以上的收益。
为什么要看医药,1963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年,1963年前后7年出生的人占到目前中国总人数的45%,他们的年龄中值是50岁,我们看过资料,55岁的人的药品消费量是50岁的3~5倍,要不了几年,三、四年以后你会看到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医药市场,短期看千亿市值的医药公司将不至3家,长期看中国也会有自己的万亿市值的医药巨头。
说一下片仔癀吧,这家公司我去看过,属于产品无法复制,全球独一份的品种,它的片仔癀药锭我给出的定位是3年左右零售价1000元以上,为什么,产品垄断且疗效杰出尤其对癌症初期的患者,同外同类治癌症的药物,一针剂都要上万元。吃片仔癀,有病治病,无病养生,几百年留下来没有被淘汰的好东西,类似的还有阿胶、白药,他们不仅具有药品属性,同时还有日化消费品属性,空间大自然不用说,品牌也不用说,伟大的企业在一个合理的价格买入,之后持有等待就可以了。
再说说同仁堂科技,之前我一直持有同仁堂A股,直到2010年,同仁堂科技一则从香港创业板转主板的公告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时我计算是同仁堂科技的市值折合人民币约10个亿,而他在北京亦庄的一个新建的车间光土地价值都近10个亿,可以说是严重低估的一目了然,至于品牌我就不用多说了,世人皆知。当然买入之后,股价到目前有7倍的利润了,但我认为还远远不够。最近屈臣氏要上市,市场按30倍的PE估值给到3000亿的市值,我认为这个目标也是以后同仁堂要跨过的,我给出的同仁堂科技未来十年的目标是1000亿元。
目前我还挖掘了一些新的品种,比如速效救心丸的中新药业,拥有八宝丹的上海医药,这些都是我跟踪的品种,现在尚未不买入,但以后有可能会买。
至于新能源,眼下压了一只比亚迪,主要看好他的管理团队以及未来十年的“硅铁战略”,具体就不一一阐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去深度研究一下,我认为比亚迪应该算投资界中一个比较经典的案例,研究明白了比亚迪的投资逻辑对以后的投资都会有很大的帮助。(证券市场红周刊机构部主任、牛金投资基金经理马曼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