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田子坊车墩影视基地m50文化创意园1933老场坊m60文化创意园 |
已入驻了这么多的商家、艺术家,到了应让他们自己参与管理和筹划泰康路上海泰康路艺术街的时候了,他们集各自的智慧和能量,使泰康路有一个新的发展、新的机遇、新的飞跃。
政府用了三年的时间使泰康路有了一条艺术街的雏形,那么三年后,泰康路的真正起飞,名扬四海,我们是深信不疑的。泰康路的发展将从一条弄--"田子坊",发展到一条街--泰康路上海艺术街,一个块--泰康路、思南路、建国路、瑞金二路而享誉上海、全国、世界。
田子坊是里弄民居味道,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在闲散的下午,就着弄堂里的习习凉风,明媚的阳光铺在地上,空中满是慵懒的咖啡香味,真个是大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




上海车墩影视基地,又名上海影视乐园,位于松江区的车墩镇,无论是影视圈还是普通游客,一般称之为车墩影视基地。这个明显带有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风情的乐园,却似乎一直与繁华现代的新上海处于两个时空。这里,叮叮当当的有轨电车始终穿梭在先施、永安、新新三大公司和石库门里弄、外白渡、马勒公寓、尖顶教堂间,自顾自地演绎着十里洋场的梦幻。

上海影视乐园还将建成四座大型和三座小型的摄影棚,以及“上海老城厢”、“大世界游乐场”、“城隍庙”、“卡通世界”、“明星广场”、“博览中心”、“银幕天地”、“特技场”、“码头港区”、“狩猎射击场”等景点。这些千姿百态的景点,通过电影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和现代高科技、新工艺,真实而艺术地展现上海以来的历史风貌和人文景观,是休憩娱乐场所,也是了解和熟悉上海发展衍变轨迹的画廊。


那一幢挪威风格建筑,是马勒公寓。相传,1919年来上海,以一匹马为赌资协博彩发迹的英国冒险家马勒,其爱女梦中走进一座宛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房子,醒来画在纸上,马勒见了很感兴趣,便以此为蓝本建造了一幢拥有大小106间房间的住宅,而且每一间的款式都不同,所以马勒公寓堪称“梦幻公寓”。
如果您想过过乘黄包车的瘾,不妨让旧上海的“祥子”带你到毗邻南京路的“天香里”或上海老街转一圈,然后在一幢“石库门”前停下来,感受一下上海人特有的情调和感觉。要是你嘴里正嚼着五香豆,那“老味道”就更浓了。当然,这里常被当作旧上海的“风化区”摄入电影,比如陈凯歌的《风月》等等。巩俐曾在这里的弹格路上喂过鸽子,周洁曾从楼上“跳”下来......


上海影视乐园现已建成的全布景式的“南方街道”和实景式场地景“30年代南京路”、“上海里弄民居”,为影视创作提供了理想的拍摄场景,也为人们重睹旧上海五光十色的风情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已有30多部影片及数百集电视剧在这里拍摄。
1933老场坊融合巴西利卡式元素,有着英式建筑的特质。整体建筑外方内圆、无梁楼盖、廊道盘旋、布局宛若迷宫。1933以独特的时尚经典与极致体验,成为了申城现代创意新地标,甚至吸引了不少影视节目在此取景。这里有创意小店、时尚美食,还有一座空中舞台,定期有话剧演出上演。



风格样式: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


1933老场坊原来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场,1933年,由工部局出资兴建,著名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中国当时的知名建筑营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药厂在上海虹口区沙泾路正式建成。建筑面积:约3.17万平方米,建筑层数:5 层,结构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如此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整幢建筑风格朴实无华,大气而不张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从它似乎不经意的精美装饰细部中,感觉到当初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如此流畅的生产工艺,精密的房屋结构,卓越的建筑设计,出现在近百年前的上海,可谓开一先河。即使在当时,全世界这样格局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而1933老场坊是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其他的也都无从可寻了。

风格样式:1933老场坊的建筑融汇了东西方特色,整体建筑可见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而外方内圆的基本结构也暗合了中国风水学风水学说中 “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 “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风格建筑融会贯通,光影和空间的无穷变幻呈现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奇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永远可以领略到1933老场坊不一样的风情。




M50创意园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M50创意园的原身为上海春明粗纺厂,于2000年起开始转型为艺术创意园区。2011年7月,上海春明粗纺厂更名为上海M5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占地面积约36亩。从2008年开始,上海纺织集团时尚事业部和M50创意园的管理层对于M50的品牌建设提出了创新理念,即,从主体到客体,从实体到载体,意在以M50创意园为基础,充分利用园区资源聚集的能力和汇集起来的资源,将M50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作为一个以“艺术、创意、生活”为核心价值的品牌去打造。

M50艺术产业园先后引进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户艺术家工作室、画廊、高等艺术教育以及各类文化创意机构,目前拥有香格纳、华府艺术、迈纳迈图文、吉品堂、上海大学99艺术中心、复旦大学美术学院、半度雨棚等优质客户。在入驻企业的选择上,M50始终遵循园区定位,有针对性的引进在文化创意领域内有影响力的机构。这些机构的入驻营造了苏州河畔浓厚的艺术创意气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收藏家、媒体、知名人士、艺术爱好者、市民和游客。
M50创意园区已经陆续举办和参加了2005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时装周、时尚之夜、上海苏州河·2007文化创意产业论坛、“共享奥运情,一路卓越心”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CREATIVEM50年度创意新锐评选、M50画廊联合开幕、宝马车展、ADICOLOR明星慈善派对、欧莱雅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时尚活动 。由M50投资制作的话剧《浮生计》在2008年10月1日公开献演,至今演出近30场。M50还参与“迎世博,学双语”、“纺织企业文化子理念暨世博知识培训”、“2009旅游景区导游员资格培训”等各项培训等项目。


















参加“2017上海·中国古琴艺术周暨弘琴杯古琴艺术展演”欢迎酒会。
赵家珍,中国当代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师承古琴大师吴景略先生,启蒙于龚一先生并得到张子谦、吴文光诸师的精心指教。她的演奏在继承传统中创出新意,深得吴派自然之趣。赵家珍的古琴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界颇有好评,并且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上有影响的演出活动,曾被评为“世界一流演奏家”。教学之余,她还曾为《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多部影视片录制古琴音乐。
与赵鸿磊先生合影留念
品尝云南烧烤和老挝黑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