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青企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听讲座

标签:
云南省共青团云青企龙永图易宪容 |
2010年12月1日到昆明参加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会议在五星级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
换届选举之后,协会邀请了龙永图部长和易宪容教授给大家讲课.
共青团省委书记饶南湖
龙永图部长:《在新形式下加强国家和企业软实力》
共青团省委副书记、云青企会长杨金莹
易宪容教授:《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形势及未来发展》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江致辞
和云南爱因森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孝轩合影留念
龙永图
最近我们研究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大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应该在继续加强中国经济的硬实力的同时,加强中国的软实力。什么叫软实力呢?就是对内的凝聚力和对外的影响力。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加强对外的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外交活动,通过国际会议和对外的国际承诺。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光靠外交和国际承诺来发挥中国的影响力已经不够了,我们还应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真正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的产业来影响全球,把文化产业作为我们中国增强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手段。
打造强大的文化产业,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打造一个能够影响世界的文化。这种文化既体现了世界上公认的一些主流价值观念,又深深地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历史。因此,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也是文化产业的灵魂。
那么,我们应该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全新的文化呢?
我想,第一,我们应该打造的是法治的文化。现在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已经是最重要的关系。我们过去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中国要发展必须要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的核心是法治经济。没有法治就没有市场经济。所以我们在打造文化产业所需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时,首先必须打造的是一个法治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产业不仅本身要宣传这种法治的观念,而且我们文化产业的运行过程当中也要遵守国际上一系列的法律规则。特别是关于保护知识产权,包括保护版权这样的重要法律。美国把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叫做建立在版权基础上的产业,这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第二,诚信的文化。因为法治能够得以实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市场经济得以顺利地运行也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诚信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教育。所以,我们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全社会培养诚信。我经常对比在国外和国内长大的孩子,在国外长大的孩子的诚信程度远远高于在国内成长的孩子。记得当时在进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时候,有一次我们这些代表去游船,其中有一个中国派到国外工作的同志的孩子,从小在国外出生、长大。游览的时候,我们有位同志把一个可乐瓶子扔到湖里,这个孩子的脸都白了,他觉得这是一种犯罪,做出了强烈的反应。这就是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的结果。
第三,“双赢”的文化。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也有“和为贵”的思想,但是总体上讲,由于中国长期处在军阀割据、内乱不断的社会中,再加上中国很穷,应该说“斗”的文化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占了上风。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故事、多少成语在宣传斗争,斗得你死我活。这些东西都在不断地强化斗争的观念。所以怎么样把“双赢”的观念引入到我们的现代文化中,也是培养一个有灵魂的文化产业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双赢”这个词是从外语翻译过来的。当时,我们的代表团经过了很多年的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却没有进展的时候,我们提出来要有这样的理念,不能只对中国有利,但是当时很多同志不同意。后来经过很多讨论以后,才开始接受“双赢”的理念。这在我们中国整个对问题的认识上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第四,包容的文化。中国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有几千万、几亿的农民进城。他们将和城市的居民有一个重要的融合过程。对这一大批新市民采取包容的态度,对我们全社会都是一个重大挑战。再加上对外开放后,更多的旅游者、商人、专家学者会来中国,怎么样对所有这些人采取包容的态度,我觉得很值得我们研究。在中国的外交传统当中,我们充分表现了对小国的尊重、对小国的包容,现在转移到整个的民族文化上来了。
最后,我觉得现在中国必须要增加务实的文化。我们是一个很务实的民族,但是中国发展太快了,所以整个社会有一种非常浮躁的形式主义的做法,铺张浪费,前呼后拥,讲一些没有用的废话、套话、空话。但是我们每个人还都要跟着去做。这是一个悲剧。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国外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有一次我到英国伦敦参加一个会议,他们请我讲中国的经济形势。会议在泰晤士河边的一个酒窖里举行,里面很黑,没有椅子,全部是长凳子,连个靠背都没有,我去发表演讲,也是摆了一个凳子,而且主持人只介绍一下:“我们现在请来自中国的龙永图先生给我们讲中国的经济形势。”非常简单。
我还想强调的是,应该真正把文化产业当成一个产业来做,必须符合市场规律。我们既要看到文化产品有意识形态的一方面,但是它毕竟是商品,必须接受市场的检验。此外,独立发展某种产业肯定是要失败的,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体制必须有突破,仅仅由文化部门搞文化产业,我认为这样不会走太远。作为一个产业来讲,必须和整个中国经济的其它方面相互动,这样文化产业才会有真正的活力。
1、积极选择
易宪容
中国经济时报:10月份CPI上涨4.4%,这个数据会不会是一个最高点?或者说10月份是不是一个物价拐点?
易宪容: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已经成了一种趋势,CPI上涨到10月份不会出现逆转。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宏观管理层针对物价上涨采取各种政策工具来调整,也很难在短期内使通货膨胀得到遏制。
中国经济时报:为什么说要快速遏制通货膨胀难以实现?
易宪容:因为当前CPI处于高位是上一轮房价上涨的结果。当2009年的房价快速飙升后,再加上市场信贷发放过多,流动性泛滥,整个物价水平全面上升也是必然,所以CPI上涨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管理层要关注的是2009年及2010年上半年快速飙升的房价其会传导到哪里去,这种快速上涨房价是不是在国十条出台之后能得到某种程度的遏制,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快速上涨的房价对国内消费价格的助推作用还会延续很长的时间。
中国经济时报:房价向CPI的传导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易宪容:房价上涨最后要传导到消费价格上还得经过许多中间环节,比如通过劳动力工资上涨、房租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最后传导到消费价格上去。在消费价格中食品价格上涨又是整个消费价格上涨的最后一个环节,因为它不仅最为弱势,而且离政府权力最远。当整个经济生活的物价上涨最后传导到食品类的消费价格上时,国内CPI上涨就真正全面启动了。也就是说,当2009年信贷资金泛滥而导致这一轮的房价快速上涨之后,全社会物价上涨将成一种趋势。
但是由于房价上涨要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所经过环节过多,这种趋势不仅存在时间的滞后性,而且它是否最终传导到CPI上来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它主要与央行对通货膨胀管理的货币政策有关,也与政府的房地产政策有关。如果房地产政策要让以投资为主导房地产价格上涨持续下去而不挤出房地产泡沫,那么这种房价快速飙升最后一定会传导到消费品的价格上去,最后难以控制。
中国经济时报:那就是说,把房价压下来,CPI就会跟着下来?
易宪容:要管理好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最为重要的就得紧缩银行信贷,就得全面遏制因房地产投机炒作而推高的房价。当前中国的CPI上升最为重要的原因是2009年银行信贷扩张过度,从而导致国内房地产价格全面飙升,房地产泡沫四起。这种快速飙升的房价尽管不会直接决定CPI高低,但是如前所讲的,它能够通过间接的方式,最后一定传导到消费品的价格上来。当这种过高的房价最后传导到食品类消费品价格上,也就意味着中国的通货膨胀已经进入一种上行的趋势中。对此管理层决不可掉以轻心,否则要管理通货膨胀预期只能是事倍功半。
中国经济时报:短期来看,你认为下一步中国会采取哪些措施管理通货膨胀?
易宪容:如果CPI上涨的趋势不改变,那么央行的货币政策会全面收紧,央行可能会通过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人民币升值及频繁市场操作来收紧市场的流动性,以便让国内过高的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承受的范围内。
我们现在需要特别关注经济生活中真实的CPI及统计指标意义上的CPI的差异性。当实际的物价水平及统计意义上的CPI上行成为一种趋势时,如何来管理通货膨胀及其预期将是我国央行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在此,不仅在于如何让2008年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回归到常态,而且在于要坚决挤出房地产泡沫,而不是如欧美国家那样无限的信用扩张——用一个新泡沫来掩盖旧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