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不是“万金油”
2023-06-14 14:00:21
标签: 电影观后感
——美国影片《缩小人生》观后感
央视6套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栏目于5月6日晚间,播放了美国影片《缩小人生》,这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片。影片一开始介绍的由挪威科学家研发的,通过细胞压缩技术,将正常成年人身高缩至只有10厘米,以应对地球人口爆炸式增长所造成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和生存空间狭小等问题,颇为引人入胜。
影片主人公保罗·沙布涅克是一位理疗师,他为人善良、性情温和。就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因此在接受了有关“缩小人生”的美好宣传之后,决定和妻子一道走上这条自认为是可以从此改变人生,能够享受到幸福生活的不归之路(一旦实施压缩手术后便无法恢复原先的体型)。可是他的妻子却临时变卦,因无法接受剃发、剃眉、拔牙等压缩手术的必经环节和实在舍不得与父母分别,她在最后时刻选择放弃。于是,被压缩后的保罗只得只身被送往所谓的“压缩人”社区,他感到有些沮丧。虽然住上了别墅,也享受到不用工作、生活有人照料、出行便利的自在,但保罗总感到有些不舒服。与原先正常人社会一样,这里也有贫富差别,有人住的好,有人住的差;有人整天醉生梦死,有的人只能靠打工维持生计……
为了打发时间,已签字同意与在另一边的妻子离婚的保罗,先是想寻找另一半组成完整的家庭,未果后又参加了楼上邻居组织的派对,并通过吸食致幻剂麻醉自己,企图摆脱空虚与无望。直到接触到了一位因为环保呼号而被迫被“压缩”的越裔女子陈玉兰,保罗的生活方向与态度才有所改变。
陈玉兰虽因“压缩手术”导致左腿膝盖以下部位缺失,行动不便,但她生性乐观,并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在这个社区里,她靠为富人打扫房间生活。对她的遭遇,保罗开始时只是同情,从为她进行理疗以减轻她行走困难的那一刻起,到进一步了解陈玉兰“乐于助人”的品行,保罗慢慢地敬重起陈玉兰了。他跟随着陈玉兰,也到穷人区做起义工,为有困难的人们送上关怀与温暖。在去到挪威某处的特别社区的过程中,保罗终于和陈玉兰走到了一起,并在她的感染下,把“帮助他人解困”作为是自己的人生使命。当那位研发细胞压缩技术的挪威科学家(他们夫妇也接受了“细胞”压缩手术)在当地宣布,地球不久将降临灾难,人类会不复存在的消息后,这个特别社区的居民们决定通过一条长长的隧道,进入到地球深处避难,保存人类最后的希望。性情有些冲动的保罗也想和他们一同前行,但由于深爱着陈玉兰,在最后时刻,保罗终于改弦易章,返回到陈玉兰和朋友们的身边。他们一起目睹了隧道入口的关闭。影片就此结束。
观看此部影片之后的感受是,编导们想要告诉观众有两点:一是光靠科技发展是无法改变一些社会现状的,甚至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二是对于人类而言,唯有真挚的情感最重要,相互理解与扶持,会产生克服现实困难的勇气和动力。
《缩小人生》于2017年8月30日在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该届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写于2023年5月8日
科技不是“万金油”
——美国影片《缩小人生》观后感
央视6套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栏目于5月6日晚间,播放了美国影片《缩小人生》,这是一部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片。影片一开始介绍的由挪威科学家研发的,通过细胞压缩技术,将正常成年人身高缩至只有10厘米,以应对地球人口爆炸式增长所造成的资源紧张、环境恶化和生存空间狭小等问题,颇为引人入胜。
影片主人公保罗·沙布涅克是一位理疗师,他为人善良、性情温和。就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因此在接受了有关“缩小人生”的美好宣传之后,决定和妻子一道走上这条自认为是可以从此改变人生,能够享受到幸福生活的不归之路(一旦实施压缩手术后便无法恢复原先的体型)。可是他的妻子却临时变卦,因无法接受剃发、剃眉、拔牙等压缩手术的必经环节和实在舍不得与父母分别,她在最后时刻选择放弃。于是,被压缩后的保罗只得只身被送往所谓的“压缩人”社区,他感到有些沮丧。虽然住上了别墅,也享受到不用工作、生活有人照料、出行便利的自在,但保罗总感到有些不舒服。与原先正常人社会一样,这里也有贫富差别,有人住的好,有人住的差;有人整天醉生梦死,有的人只能靠打工维持生计……
为了打发时间,已签字同意与在另一边的妻子离婚的保罗,先是想寻找另一半组成完整的家庭,未果后又参加了楼上邻居组织的派对,并通过吸食致幻剂麻醉自己,企图摆脱空虚与无望。直到接触到了一位因为环保呼号而被迫被“压缩”的越裔女子陈玉兰,保罗的生活方向与态度才有所改变。
陈玉兰虽因“压缩手术”导致左腿膝盖以下部位缺失,行动不便,但她生性乐观,并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在这个社区里,她靠为富人打扫房间生活。对她的遭遇,保罗开始时只是同情,从为她进行理疗以减轻她行走困难的那一刻起,到进一步了解陈玉兰“乐于助人”的品行,保罗慢慢地敬重起陈玉兰了。他跟随着陈玉兰,也到穷人区做起义工,为有困难的人们送上关怀与温暖。在去到挪威某处的特别社区的过程中,保罗终于和陈玉兰走到了一起,并在她的感染下,把“帮助他人解困”作为是自己的人生使命。当那位研发细胞压缩技术的挪威科学家(他们夫妇也接受了“细胞”压缩手术)在当地宣布,地球不久将降临灾难,人类会不复存在的消息后,这个特别社区的居民们决定通过一条长长的隧道,进入到地球深处避难,保存人类最后的希望。性情有些冲动的保罗也想和他们一同前行,但由于深爱着陈玉兰,在最后时刻,保罗终于改弦易章,返回到陈玉兰和朋友们的身边。他们一起目睹了隧道入口的关闭。影片就此结束。
观看此部影片之后的感受是,编导们想要告诉观众有两点:一是光靠科技发展是无法改变一些社会现状的,甚至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二是对于人类而言,唯有真挚的情感最重要,相互理解与扶持,会产生克服现实困难的勇气和动力。
《缩小人生》于2017年8月30日在第7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首映,并获得了该届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写于2023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