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星期五
多云 19~
29
今天早上刚起来,便有不好的消息传来。妻子告知,看到群里有通知,本小区一幢沿马路的住房内,在昨天的核酸检测中发现有人发现指标异常。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看来封闭时间又要延长了……吃早饭前,全家按要求赶紧先把抗原自测做了,随即上传结果,并等待通知下楼做核酸检测。但奇怪的是一直等到下午四时过后,也未见做核酸检测的通知下达。
上午近十时,妻子继续履行志愿者职责,下楼去小区巡视俩钟头。我则把昨晚换下的衣物洗净晾好,做完“原地踏步走”的锻炼后,便坐在沙发上寻思:封控已经20多天了,为何还会不停地有状况出现,而且一直没有将原因公布,也不知道除了封闭、做抗原和核酸检测这样的应对措施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跑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前面?回想一下,早就听到说奥密克戎这种病毒传染性强、传播时间快,但似乎有效应对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还是打疫苗、戴口罩……原来那一套,于是在肆虐的病毒所造成“多点散发”的局面面前,防疫显得有些被动。现实很清楚地表明,仅靠原有的那些预防措施,没能及时形成有效的预防阻断手段,因此也就无法抵挡住这拨病毒的蔓延。现在,只能是采取密集的筛查手段过滤与分离已感染人员,达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的。接下来只有耐心等待,再等待。
妻子称,前些天在松江隔离观察的她的师傅夫妇俩,已经被送入隔离病房,看来是确诊了。祝愿他们经过治疗,能及早康复出院。
4月23日星期六
雨转阴 16~
20
由于前天核酸检测本小区沿马路那幢楼里一位指标异常的居民已被确诊,故今天上午又对居民实施抗原自测+核酸检测的操作,且下楼去核酸检测还是要求全家集中做。9:45核酸检测结束回来后,有消息称,那位被确诊的居民自小区从4月1日封控以来,没出过小区,只是到小区门口取过几趟快递……这说明他被感染的途径已经很清晰了。非常时期,能不网上购物尽量不购,免得多一条被感染的渠道。
吃中饭时,妻子称她师傅发来微信,入院后今天的核酸检测结果,两人已为阴性,再有两次检测为阴性,他们夫妇便可出院了。今天中饭只有一个菜,即白菜、粉丝炖咸肉圆,一锅烩,荤的素的全都有了。
4月24日星期日
多云 16~
20
宅家抗疫进入到第二十四天。今天上午继续是抗原自测+核酸检测。据说,这样的检测还要持续五天,真的很无语。
作为志愿者在小区里巡视俩钟头回来的妻子,给我看了她手机团购群里的一则信息,是一位小男生发出的照片:他拿着一个已经有点溃烂的西红柿,配上的文字是:心如刀割!唉,在非常时期,原本不稀罕的东西,都变得珍贵起来,都是叫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闹得……
4月25日星期一
雷阵雨 20~27
今天早上六时,居委会通过微信群通知,九点钟要做核酸检测。可是到了八点钟,又有新的通知发来,说是今天核酸检测不做了,理由是医生赶去要紧的地方做核酸检测了,这里忙不过来……看来本区的防疫态势依然很严峻。全家赶紧将抗原自测做了,还是由妻子随即通过手机上传结果。妻子说,先前发现阳性患者的小区沿街那幢楼里,又有三人确诊,真是防不胜防啊!
吃罢早饭,登陆上海发布:过去一天全市确诊病例为2472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984人,死亡人数51例,累计死亡人数为145例,平均年龄84.2岁。这些数据表明,离全市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还有很艰巨的防疫任务要完成。另外觉得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凶险性开始显露了,平时防疫一定要小心为之。
上午,妻子团购的牛奶由志愿者送到了,她足足订了三大桶(纸质包装),继续做好长时间应对的准备。她说现在团购蔬菜有些困难,都订了好几天了,也没见下单,估计货源有些紧张……由于计划的好,家里现存的蔬菜节约点烧,还能吃个一两天。
下午,妻子与原居住小区结对关照的高龄老人通电话,询问情况如何。大多数都还好,只有一位老人两次抗原自测都是“两条杠”,正在等待核酸检测。好在所在居委会已经落实专人点对点服务,视核酸检测结果再做安排。想想如果确诊了,90多岁的老人面对隔离、治疗的环境变化,将如何适应?想想真的挺难的!
4月26日星期二
小雨转阴天 15~23
昨晚八时过后,妻子团购的水果和蔬菜,分别由志愿者送到了楼栋门口。取上来之后,她消毒、去除外包装、分类归置、通过微信付款……忙了一个多钟头,并说这下心里有踏实了许多,不再担心没菜吃了。同时,也感谢志愿者的付出。这几天,小区里除了下楼做核酸检测的吆喝声之外,最多的便是志愿者将快递、团购物品送到楼栋门口,要求事主下楼来取的呼叫声,一般都持续到晚上九点多钟。他们真的很辛苦,在特殊时期为居民们解决了生活难题。
早上八点四十分,志愿者“下楼做核酸的”的招呼声出现了,据说这次又是全市统一行动。好在先前已经将当日抗原自测做好,上传了结果,全家一起立即下楼接受核酸检测符合操作流程的规定。此时,小雨暂歇,无需打伞……看到做核酸检测的医生又是来自江苏驰援队的,真的感谢她们的付出,结束时道了一声“辛苦”。
临近中午,到小区巡视回来后的妻子带来一条好消息:先前受到感染的她的师傅夫妇俩已经痊愈出院。昨晚得到的265元的团购水果包括20斤蜜柑和10斤苹果,而70元一包的团购蔬菜包括有青菜、芹菜、蕹菜、杭白菜和油麦菜,品种很丰富,尤其是青菜很新鲜,妻子很满意。今天中午,她烧了一碗蕹菜,吃口也挺不错的。
下午,妻子接到一通电话,是昨天那位抗原自测“两条杠”老人(虚岁为97岁)的女儿打来的,由于封控,她无法赶到老人身边。在电话里她告知,经核酸检测,老人已被确诊,并出现了一些感染症状,下一步隔离治疗在所难免。为此,着急的她提出两条要求:一是希望老人去隔离要安排在身边照料的保姆之前,免得提前失去照顾;第二是最好直接送医院隔离治疗,不要去方舱。妻子连忙将她的这些想法,通过微信与所在居委会负责干部及时通报,便于妥善安排。奇怪的是,那位一直照料老人生活的保姆,抗原自测和核酸检测却都为阴性,原因是她已经三次接种过疫苗了。可见,接种疫苗对于防止新冠病毒传染,作用还是挺大的。
宅家抗疫纪事(续二)
4月22日星期五 多云 19~ 29
今天早上刚起来,便有不好的消息传来。妻子告知,看到群里有通知,本小区一幢沿马路的住房内,在昨天的核酸检测中发现有人发现指标异常。真是怕什么来什么,看来封闭时间又要延长了……吃早饭前,全家按要求赶紧先把抗原自测做了,随即上传结果,并等待通知下楼做核酸检测。但奇怪的是一直等到下午四时过后,也未见做核酸检测的通知下达。
上午近十时,妻子继续履行志愿者职责,下楼去小区巡视俩钟头。我则把昨晚换下的衣物洗净晾好,做完“原地踏步走”的锻炼后,便坐在沙发上寻思:封控已经20多天了,为何还会不停地有状况出现,而且一直没有将原因公布,也不知道除了封闭、做抗原和核酸检测这样的应对措施之外,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跑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前面?回想一下,早就听到说奥密克戎这种病毒传染性强、传播时间快,但似乎有效应对措施没有及时跟上,还是打疫苗、戴口罩……原来那一套,于是在肆虐的病毒所造成“多点散发”的局面面前,防疫显得有些被动。现实很清楚地表明,仅靠原有的那些预防措施,没能及时形成有效的预防阻断手段,因此也就无法抵挡住这拨病毒的蔓延。现在,只能是采取密集的筛查手段过滤与分离已感染人员,达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的。接下来只有耐心等待,再等待。
妻子称,前些天在松江隔离观察的她的师傅夫妇俩,已经被送入隔离病房,看来是确诊了。祝愿他们经过治疗,能及早康复出院。
4月23日星期六 雨转阴 16~ 20
由于前天核酸检测本小区沿马路那幢楼里一位指标异常的居民已被确诊,故今天上午又对居民实施抗原自测+核酸检测的操作,且下楼去核酸检测还是要求全家集中做。9:45核酸检测结束回来后,有消息称,那位被确诊的居民自小区从4月1日封控以来,没出过小区,只是到小区门口取过几趟快递……这说明他被感染的途径已经很清晰了。非常时期,能不网上购物尽量不购,免得多一条被感染的渠道。
吃中饭时,妻子称她师傅发来微信,入院后今天的核酸检测结果,两人已为阴性,再有两次检测为阴性,他们夫妇便可出院了。今天中饭只有一个菜,即白菜、粉丝炖咸肉圆,一锅烩,荤的素的全都有了。
4月24日星期日 多云 16~ 20
宅家抗疫进入到第二十四天。今天上午继续是抗原自测+核酸检测。据说,这样的检测还要持续五天,真的很无语。
作为志愿者在小区里巡视俩钟头回来的妻子,给我看了她手机团购群里的一则信息,是一位小男生发出的照片:他拿着一个已经有点溃烂的西红柿,配上的文字是:心如刀割!唉,在非常时期,原本不稀罕的东西,都变得珍贵起来,都是叫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闹得……
4月25日星期一 雷阵雨 20~27
今天早上六时,居委会通过微信群通知,九点钟要做核酸检测。可是到了八点钟,又有新的通知发来,说是今天核酸检测不做了,理由是医生赶去要紧的地方做核酸检测了,这里忙不过来……看来本区的防疫态势依然很严峻。全家赶紧将抗原自测做了,还是由妻子随即通过手机上传结果。妻子说,先前发现阳性患者的小区沿街那幢楼里,又有三人确诊,真是防不胜防啊!
吃罢早饭,登陆上海发布:过去一天全市确诊病例为2472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6984人,死亡人数51例,累计死亡人数为145例,平均年龄84.2岁。这些数据表明,离全市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还有很艰巨的防疫任务要完成。另外觉得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凶险性开始显露了,平时防疫一定要小心为之。
上午,妻子团购的牛奶由志愿者送到了,她足足订了三大桶(纸质包装),继续做好长时间应对的准备。她说现在团购蔬菜有些困难,都订了好几天了,也没见下单,估计货源有些紧张……由于计划的好,家里现存的蔬菜节约点烧,还能吃个一两天。
下午,妻子与原居住小区结对关照的高龄老人通电话,询问情况如何。大多数都还好,只有一位老人两次抗原自测都是“两条杠”,正在等待核酸检测。好在所在居委会已经落实专人点对点服务,视核酸检测结果再做安排。想想如果确诊了,90多岁的老人面对隔离、治疗的环境变化,将如何适应?想想真的挺难的!
4月26日星期二 小雨转阴天 15~23
昨晚八时过后,妻子团购的水果和蔬菜,分别由志愿者送到了楼栋门口。取上来之后,她消毒、去除外包装、分类归置、通过微信付款……忙了一个多钟头,并说这下心里有踏实了许多,不再担心没菜吃了。同时,也感谢志愿者的付出。这几天,小区里除了下楼做核酸检测的吆喝声之外,最多的便是志愿者将快递、团购物品送到楼栋门口,要求事主下楼来取的呼叫声,一般都持续到晚上九点多钟。他们真的很辛苦,在特殊时期为居民们解决了生活难题。
早上八点四十分,志愿者“下楼做核酸的”的招呼声出现了,据说这次又是全市统一行动。好在先前已经将当日抗原自测做好,上传了结果,全家一起立即下楼接受核酸检测符合操作流程的规定。此时,小雨暂歇,无需打伞……看到做核酸检测的医生又是来自江苏驰援队的,真的感谢她们的付出,结束时道了一声“辛苦”。
临近中午,到小区巡视回来后的妻子带来一条好消息:先前受到感染的她的师傅夫妇俩已经痊愈出院。昨晚得到的265元的团购水果包括20斤蜜柑和10斤苹果,而70元一包的团购蔬菜包括有青菜、芹菜、蕹菜、杭白菜和油麦菜,品种很丰富,尤其是青菜很新鲜,妻子很满意。今天中午,她烧了一碗蕹菜,吃口也挺不错的。
下午,妻子接到一通电话,是昨天那位抗原自测“两条杠”老人(虚岁为97岁)的女儿打来的,由于封控,她无法赶到老人身边。在电话里她告知,经核酸检测,老人已被确诊,并出现了一些感染症状,下一步隔离治疗在所难免。为此,着急的她提出两条要求:一是希望老人去隔离要安排在身边照料的保姆之前,免得提前失去照顾;第二是最好直接送医院隔离治疗,不要去方舱。妻子连忙将她的这些想法,通过微信与所在居委会负责干部及时通报,便于妥善安排。奇怪的是,那位一直照料老人生活的保姆,抗原自测和核酸检测却都为阴性,原因是她已经三次接种过疫苗了。可见,接种疫苗对于防止新冠病毒传染,作用还是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