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抗疫纪事(下)

2022-05-01 15:16:14
标签: 特殊的经历

49日星期六  晴 1729

今天早上一家人起床有些晚。九时许,先起床的儿子告知居委通知又要做抗原自测了,且隔壁邻居沈先生已经帮我们代领了检测用具,置放在厨房间灶台上。9:40全家完成了第七次抗原自测。

早餐后站在南窗前,感觉今天的阳光有些炽热,似乎让人嗅到了夏天的气息。才七、八天的功夫,南窗外东侧的那几棵水杉树的枝叶,已经变得浓密、茂盛起来,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然而,打开手机登陆“上海发布”查看昨日当地疫情,还是蛮揪心的:确诊病例超过了1000例,无症状感染者为2.2万余人,真心期盼拐点尽快到来。

午饭前妻子在手机群里接到通知:小区今天下午二时之后要做核酸检测,说是市里统一行动。一天内连做抗原自测和核酸检测,这还是防疫以来的大姑娘上轿——头一遭。妻子还说按通知要求,必须在手机上的“随申办”里准备好“核酸码”,为的是尽量缩短接受核酸检测的时间。由于先前都是在“健康云”里操作的,这次又要做一门新“功课”了。妻子还发布了一条令人不安的消息,说是昨天本小区的抗原自测有异常,

吃罢午饭后,全家便开始鼓捣“核酸码”之事。儿子最先弄好,因为他先前在学校时已经建立、操作过。本人先是通过微信上“随身办”操作,但就是找不到切入点,随后在儿子提示下,通过“支付宝”重新进入,才得到了操作路径,但因为网络卡顿,一直无法“登入”,等了二十多分钟还没结果,眼看下楼做核酸检测的时间已经临近,有点干着急。好在在下楼前的最后一刻得以登入通过,于是通过截图保留界面,为接受检测做好了准备。而妻子则没来得及,帮她从安装“支付宝”开始操作,直到楼下做检测的招呼声响起都没能做到位,于是她只能带好身份证,先下楼去接受核酸检测。回来后她继续鼓捣,终于也把“核酸码”搞出来了。儿子说,此“码”管用一个月。

晚上6:30看电视新闻知晓,上海市将实行分区防疫管理:自411日起倒推,七天内有确诊病例或阳性症状者的小区为封控区,居民仍需足不出户;七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小区为管控区,居民可出家门,但需足不出小区,可自行领取无接触送达的快递物品;而十四天内没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的小区为防范区,居民可以出家门、出小区,在指定的街道范围内活动、购物,但仍需避免聚集,做好个人防护。

晚上九时许,按有关方面通知要求,上支付宝“随身码”,通过“亲属码”通道,隔空为母亲建立了“健康码”,等待明天她那里做过核酸检测,生成她的“核酸码”。

410日星期日 多云 1627

今天是宅家抗疫的第十天。妻子照例早起备好早饭,并将中午佐餐的菜弄好:一碗土豆丝炒青椒丝、一碗咸肉蒸百叶。由于存货已不多,故平常的两素一荤已无法保证。早餐的牛奶也只供儿子享用,我们改吃泡饭了。

上午,儿子忙着在网上落实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工作,一直搞到12:00。吃午饭时听他说,才完成了10位学生的复试,12:30过后要接着弄,还有12位学生等着呐。我则按照市老科协纺织委主任来电要求,梳理、汇总2016年以来会员获奖论文和专著编撰出版情况,制成表格通过手机微信发送过去。其间按妻子吩咐,于10:30启动电饭煲烧午饭。

中午十二点过后,妻子在小区巡视完毕回来,吃午饭时她说了这么一件事:在巡视过程中,遇见有位带着口罩的老人站在底楼的门口外,她和另一位同行的志愿者连忙上去劝他回家。然而这位颤颤巍巍的老人却说,我是特地等你们来,反映一下没有菜吃了的情况,希望帮着解决一下。原来他是一位独居老人,且患有糖尿病,因没有手机无法进入所在楼组的微信群,故只能出门求救。妻子和另一位志愿者连忙通过手机向居委会反映,在得知有人表示会立即匀些蔬菜给老人送来,便请老他回家等候,这位老人则忙不迭地表示感谢。另外,妻子还报告了一则不太好的消息:昨天上午抗原自测出现异常的是小区内某号的一位医生,他持有通行证,每天应工作需要出入小区。他昨天上午抗原检测呈阳性,晚上就发烧了,于是他穿上隔离服,自行去到医院接受检查。今天传出的消息是已被确诊,其居住的楼道已实施了全面消杀……看样子,本小区一时是难以被划为防范区了,解封还需时日。

其实,妻子前天已通过团购,预定了蔬菜和大米,做了后继的准备。今天她则再次通过团购预定了水果,虽然这样做了,还是对病毒传播有所顾忌。我提醒到,东西到了先别急于拎进门,喷洒酒精后在门外再放置一会儿,随后去除外包装,再将东西拿进来,并且立即洗手做清洁。

晚九点半过后,妻子花了60元团购的蔬菜由志愿者送到了楼下。明天有绿叶菜可吃了。

411日星期一 晴 1932

今天小区封控进入第十一天。上午打开“上海发布”:昨天全市确诊病例为91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为25173人。有专家称,目前仍在“捞干”阶段,还需严加管控。本区确诊病例为23人,比三月底的最高峰减少了近50%;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82人,比四月五日的最高峰800余人减少率超过了50%。吃中饭前,有志愿者将抗原检测用具送上门,于是全家做了第八次抗原自测(封控后的第六次)。

下午一时过后,由政府提供的第三批日常食品,由志愿者送到了楼下,底楼的邻居很热情地招呼,赶快下去领。妻子取回看到,这次供应的品种还是比较丰富的:蔬菜有土豆、胡萝卜、牛心菜和西红柿,还有一包盒装牛奶、一包意大利空心粉。随着之送达的还有三天量的抗原自测用具、一包口罩和两盒“莲花清瘟胶囊”,看样子封控仍将继续。

下午一时半,接受聘单位领导来电,说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上报本单位志愿者参加防疫工作的情况,要尽快落实。于是,便连忙打电话联系有关同事,听取她们的情况介绍后,进行了数据汇总,填写了一份统计报表,赶在规定的时间——两点半之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上级主管部门。随即又完成了一篇八百余字的报道材料,先发给单位领导阅定后,再发送给上级主管部门。

412日星期二 晴转多云 1933

上午九时,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的消息传来,本小区被列为管控区了。也就是说,居民们可以跨出家门,在小区内活动活动、遛跶遛跶了。顷刻间,窗外传来了孩子们的嬉闹声和居民们交流说话的声音,小区昔日的生机得以恢复。隔壁邻居沈先生连早饭没吃,就迫不急待地出门,在小区转了一圈,透透空气。从窗户向外望去,在空地上有年轻的父亲带着儿子踢球的,有老人三三两两结伴慢行的,还有一位小姑娘在练习滑板。有一位老大爷好像是到小区里的净水机打了两瓶纯净水,双手各拎一瓶走回自家的楼栋门口前,像是不愿马上进去,只见他放下两瓶水后,又在楼栋门口外的通道上伸胳膊蹬腿地活动了一番,才拎水进去……

上午九时半,政府配给的午餐肉罐头由志愿者送到,同时关照上午要做好今天的抗原自测,及时将结果上传。九时五十分,妻子接到居委会“志愿者巡视仍要进行”的通知,她连忙更衣下楼去尽义务。十二点钟过后,她回来说道,小区里各处空地上人还不少,尤其是小花园里,人还比较多,有一些多天不见的邻居们在相互攀谈……她们巡视的任务就是督促大家带好口罩,并劝阻人们不要过多和长时间地聚集。

晚上,妻子去小区门口取团购的牛奶,顺便将垃圾袋带了下去。至此,连续十一天的“物品有人送上门,垃圾有人集中丢”的“贵族”式生活,将告一段落。真心感谢这些天来志愿者们付出的辛劳服务,是他们让居民们能够安心宅家,度过这样一段特殊的生活。同时也期盼本小区尽快转成防范区,全市防疫的“动态清零目标早日实现,社会与生活能够步入正轨。

——2022413日完成于长宁区家中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