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写诗,散步写散文》
(2024-12-16 20:37:27)
标签:
情感文化 |
分类: 赵贵辰散文 |
跑步写诗,散步写散文
——散文集《神秘的钟声》自序
赵贵辰
多年前我有一个习惯:跑着步写诗。
一边跑步,一边怎么写诗?起初是在跑步的时候,有了灵感,突然止步,掏出业已在衣兜里准备好的纸、笔,记下从脑袋里窜出来的一两句诗,接着跑步。
后来,在跑步时突然减速,一边小跑,一边把脑袋里冒出来的诗记在纸上。这个时候并不停步。
为什么要一边跑步一边写诗?我发现,人在跑步的时候,大脑里的思维也在跑步,灵感也在跑步,想象力也在跑步,诗句也在跑步。这跟坐在书房写诗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这时候的诗歌不是写,而是它自己跑出来。并且往往是那种特别有新鲜感的、有陌生感的诗句,仿佛是从天而降,让人猝不及防。
把跑步时极速写在纸上的诗粘贴在一个大十六开本的日记本上,也不誊抄,也不整理,也不示人,大概有二十多本了。就像在山洞里藏酒一样,我自己也不知道何年何日开封。反正就那么窖藏着。
天增岁月人增寿。忽有一日,跑步的链条断裂了,我又爱上了散步。且把散步当做“工作”,在固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场合,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雷打不动。
散步时斜挎上一个小黑皮包包,里面放一个手机,一个眼镜,气宇轩昂,不管烈日炎炎,还是风雪雨电,或打一把雨伞,或执一柄折扇,边散步边写起我的散文来了。往往是散步结束时,一篇散文也就完成了,途中并不觉得有一点累。
散着步写散文,与之前的跑着步写诗不同。跑步写诗,是写在衣兜里带着的一张折叠的纸上,写作时把折叠的纸打开,写完了重新折叠好放进衣兜里。写散文是用手机,戴上眼镜,在手机的“收藏”板块写作。
写作时停步在路边,或者躲避到路边的草丛,同跑步写诗一样,如此这般是为了人身安全。
这样方式的写作已经坚持十多年了。体会最大的就是“好处多多”。一是写作、休息两不误,休息是写作,写作也是休息;二是,因为写作在跑步或者散步之时,容不得胡说八道,容不得枝蔓横生,精炼了语言,把最该不得不写的写了,把最该不得不删的部分扔掉了,比坐在家里的写作方式效果更好,文学最应该体现的色彩更浓。这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创作方法。
不好的方面是,因为在露天的风雪中写作,写了一个冬天,竟然把自己写成了一个肩周炎。而且是两条胳膊都是肩周炎。冬天伸手用手机写作,最初写一会就把手揣进袄袖暖一暖,暖热手了再写,但写着写着就忘记了寒冷,一心只用在写作中的调遣句子上。手冻疼了也不觉得疼,冬天没事,一到春暖花开,整个手臂开始“解冻”,渐渐肩周开始发炎,晚上睡觉不能翻身,穿衣脱衣肩臂疼痛难忍。但也已经习惯了,“享受疼痛”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但我在这里提示读者们,冬天最好不要伸手在露天写作,一定要注意保暖。
写这篇序时,我的肩周炎就正在发作,没有办法,疼痛它的疼痛吧,不理它!
跑着步写那些诗时,我还不会用电脑,也没有智能手机。那个时候好像也没有智能手机,我只有一个小灵通,家里有一个座机。现在散步写这些散文,我不但有了智能手机,还办起了网刊《魏征文学》和《晋州文学》。我写一篇,就在我们的网络上发一篇,不到一年时间,就把这本书写起了!
在这些稿件发表之前,有伊人树、李彦英等同志作为校对,一一改正了不少错别字,就这个机会,我对他们表示感谢。因为有前期的校对做保证,这本书在出版过程中就减少了一些校对时间。
最初这本书的书名,叫《萦绕耳畔的校园钟声》,后来减少几个字,叫《校园钟声》。到这本书出版前,我又把书名改为《神秘的钟声》。
《神秘的钟声》这个书名,来源于本书中一篇散文的标题。为什么要改为《神秘的钟声》?大家可以看看这篇散文,是最能体现一个老师怎样才算爱自己学生的一篇文章。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我是流过眼泪的。
《神秘的钟声》书名不错,但没有《校园钟声》有指向性。最后差点又把书名改为《校园钟声》。你看,一个书名就叫我斟酌了好长时间。
我为什么决定要写这样一本校园散文?因为校园里有很多我热爱着的老师,我热爱着的同学。在我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不能忘记他们对我的爱,不能忘记他们对我的情!我学会了写文章,就是为了写一写他们。如果我不写他们,我又为什么学会写文章呢?我学会写文章又有什么用呢?我必须要写一写他们,如果不写一写他们,我就不配是一个作家!
这本散着步写成的散文集就这样子了,希望它给你带来全新的不同于我以往作品的那种阅读愉快感,因为这本书的内容全部都是写人物的。不管是画画,还是写文章,包括戏曲、舞蹈,写人物的作品最难,也最能体现一个作者的水平。比如你画一座大山,和画一个人的眼睛,是大相径庭的。大山可以轻轻一抹,但人物的眼睛你画不出他的眼神儿,你就是失败。有一年,我跟画家赵志田探讨过这个问题。赵志田来石家庄参加一个文化活动,住在一个酒店,打电话叫我去一下,他给我画了几幅画,叫我去取。我就去了。他的一位学生画了一些山水画叫他指导。那位学生走后,我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们在探讨中有同样的观点,人物画,最难画,一举一动都不能偏离人物本身。而一块大石头,则可以画成圆的,也可以画成方的,不管方圆,它都是一块石头。人物的眼睛,尤其是特定人物的眼睛,则不可以画成羊的眼睛,狼的眼睛!现实主义的人物画尤其这样。所以我们说,写一篇纯风景区的游记是很容易的,但写一篇关于人物的作品,就很难很难了。大家可以写写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这是本书的自序,也是我的一点创作体会。
我跑着步写的那些诗还需要一定时间誊抄、整理,但愿在不远的将来,也会顺利出版。
谢谢你来看我的书!
2024-9-7-一边散步一边写
《晋州文学》2014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