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至高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方案(二)
(2010-05-11 17:49:11)
标签:
高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健康 |
分类: 团体辅导 |
高一:
课程设置依据:
步入高中的学生,由于环境的变化、学习要求的提高及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在心理上会产生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新环境中的心理烦恼(如焦虑孤独感、失落自卑感等)、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如担忧、焦虑、恐慌等)、青春期的心理困扰(如更加关注外貌形象、渴望与异性交往等引起的情感激荡等)、自我同一性等问题。据此,设置如下活动课程:
(一)面对新挑战
2.绘一幅理想的蓝图
3.换一个角度
5.做你自己的领导
(七)选科指导(渗透生涯认知指导)
高二:
课程设置依据: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成绩分化的分水领。随着学习任务日渐繁重,很容易在思考问题的方式甚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上产生一些叛逆的冲动的不理智的判断。所以说,这是一个容易出现动荡和茫然的时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孤独感和焦虑感较强、恋爱现象明显增多、厌学、焦虑等问题。
据此,设置如下活动课程:
7.扭曲的爱
(八)知识守护生命
19.远离毒品(包括艾滋病)
20.健康钦食
高三:
课程设置依据:
高三的这一年,是整个高中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在这个阶段,大多数学生都投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达到极限,所以紧张、焦虑会成为困扰学生情绪的主要问题。据此,设置如下活动课程:
1.高三是什么
2.高三规划
2.我的专业、我的大学(演讲或邀请大学生交流)
(四)考前辅导(一课时)
钦食、作息、考前情绪调节、考场中情绪调节、考试后情绪调节
附:方案说明
1.初中每学期十个教案,高中也设计了十个,讨论交流后,根据大家反应的情况再进行筛选。
2.从初一至高三的孩子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所以在设置的课程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3.根据每个年级都贯穿了学法指导、交往指导、情绪管理。
4.初一至高三都贯穿了自我意识指导,促进学生自知。
5.初一、高一加强了环境适应指导(重点是交往适应和学习适应)
6.初二、高一、高二加强了异性交往指导。
7.从高一至高三贯穿了生涯规划指导(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定向)
8.初三、高三重点以保持好的心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考前心理辅导为主。
9.将修身教育(如尊重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仁爱教育、励志教育、责任教育)渗透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
10.初一和初二贯穿了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防震安全、火灾安全、抵抗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