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孙家与东至周家
一 两个孙云锦
平时遇事总爱上百度百科查一查,近来发觉有些词条不靠谱。譬如说:晚清人物孙云锦,就是一例。
抄录词条如下:
“孙云锦[清](一八二一至一八九二)字质先,安徽桐城人。书宗米、董,铁笔得邓石如法。有印禅室诗集印存。卒年七十二。《广印人传》
对清末民初的名士张謇有识才、提拔、解厄之功,故得一见经传。”
这是把两个人混成了一个人。
先说“字质先”的这个孙云锦
据我查阅所及,关于这个孙云锦的记载来源于叶铭。
叶铭在所著《再续印人小传》、《广印人传》两书中均有“孙云锦”小传。都说的是“孙云锦,字质先。吴江人。”
叶铭这两种著作不难找,台北的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版《明清印人传集成》里就有。(海峡对面那个岛上的几家出版社在近代史资料出版方面所做的贡献似乎较之大陆这边并不逊色。)
http://s15/mw690/001g3TSogy6IPc9gEy22e&690
http://s14/mw690/001g3TSogy6IPcjtDPLad&690
http://s8/mw690/001g3TSogy6IPcpeumH57&690
http://s9/mw690/001g3TSogy6IPcuC8A0c8&690
http://s12/mw690/001g3TSogy6IPcAg44P3b&690
http://s12/mw690/001g3TSogy6IPcQCht19b&690
http://s1/mw690/001g3TSogy6IPdls1Owd0&690
叶铭对吴江人孙云锦的介绍很简略,却很到位。
关于艺术风格:书法学米芾、董其昌,篆刻学邓石如。
室名:印禅室。
著述:《印禅室诗集》、《印禅室印存》。
后出的若干工具书大致本于此。如: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俞剑华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12月)689页:
孙云锦(一八二一----一八九二)
[清]字质先,江苏吴江人。书宗米、董,铁笔得邓石如法。有印禅室诗集印存。卒年七十二。[广印人传]
《吴江书画印人辑录》(吴国良辑录,吴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出版,1987年),21页:
孙云锦(1821-1892)
[清]字质先,号拙安,吴江黎里人。书宗米、董,铁笔得邓石如法。有《印禅室诗集印存》。(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
《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增补本)》(杨廷福、杨同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乙编,431页:
孙云锦(女),仁和人,字质先,室名印禅室。
《中国篆刻大辞典》(韩天衡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0月)237页:
孙云锦(1821-1892) 近代篆刻家
字质先,江苏吴江人。书宗米、董,篆刻宗邓石如法。刻印辑有《印禅室印存》。著有《印禅室诗集》。
汝悦来博客(blog.sina.com.cn/ruyuelai)《吴江印人丛录》:
孙云锦,字质先,吴江平望人。
叶铭《再续印人小传》卷一:“书宗米漫士,兼法董香光,涉笔精腴,不诡于正。工铁笔,得邓完白家数。著有《印禅室诗集》、《印存》。”黄兆柽《平望续志》卷六:“光绪七年辛巳岁贡。”韩天衡《中国篆刻大辞典》:“刻印辑有《印禅室印存》。”
二 桐城孙云锦
(清)黄兆柽纂《平望续志》卷六《选举·恩岁贡》(光绪十三年(1887)吴江黄氏刊本。影印本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13册)
孙云锦,号质先。光绪七年辛巳岁贡。
光绪七年辛巳为公元
1881年。
张謇(1853-1926)是近代史上著名人物,生平事迹很清晰。同治七年(1868年),张謇“冒籍”参加考试,得中秀才。从此惹上了与如皋张氏纠缠不清的金钱讹诈和债务纠纷。同治十年(1871年)署理江苏通州知州孙云锦“直张季直修撰因籍被害之讼。”
(孙孟平,开封府君年谱二卷,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65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49-50页)
光绪七年(1881年)的岁贡生孙云锦在同治十年(1871年)署理江苏通州知州并为同治七年(1868年)的张秀才(謇)解厄,好玩吧?
孙云锦(1821-1892),字海岑。安徽安庆府桐城县人。孙孟平辑录《开封府君年谱》虽简略,但生平大事基本都有记载。大致为:
以诸生入曾国荃幕府,从军得官。曾三任江宁知府,历官淮安知府、开封知府、二品顶戴三品衔江苏补用道。
在淮军组建、崛起过程中起过作用。属近代史中二流人物。以安庆之战说降程学启、参与清末四大奇案-刺马案审理、署理江苏通州知州识拔张謇三事而常常被论者提及。
著有流离杂记、筮仕后编、宦游偶录等。其子孙孟平辑为《孙先生遗书》,张謇作《校次孙开封集后序》。
三 桐城孙家与东至周家
据孙孟平《开封府君年谱》,孙云锦生于道光元年辛巳四月二十七日(1821年5月28日),卒于光绪十八年壬辰正月二十八日(1892年2月26日);生有二子、六女。长子孙孟平,次子孙仲平。
孙仲平生于咸丰六年丙辰(1856年)。光绪十四年戊子五月初一日(1888年6月10日)卒于开封府署。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娶桐城方柏堂女。生有三子、一女。
孙永生,生于光绪九年九月(1883年)。孙云锦第四孙(前三个孙子去世时均未成年),孙仲平次子。光绪17年(1891年)聘建德周澂之同知第四女。
周馥等纂修《安徽建德县纸阬山周氏宗谱》卷九《权公支下景祥公股世系》“周学海”条(上海图书馆藏,清宣统三年(1911)世德堂木活字本):
“四津午,适桐城孙门。生于光绪十年甲申五月初五日午时。”
卷十六《资乘附录》之《诰授资政大夫二品衔赏戴花翎浙江候补道显考健之府君行述》:
“女子七,……四适候选训导桐城孙公仲平子候选知县济。”
周慰曾《藏书家周叔弢》(《天津文史》2004年4月,总第31期。56页)
“周学海有五子七女,叔弢排行第三。……五姐津午适孙怀祖……。”
《安徽东至周氏近代诗选》第五册《附录》《悫慎公周馥支下世系表(1990)》:
女津午(适孙)。子孙浔(字师白)(娶周琬良)、子孙鼎(字师匡)。
综合上述说法,可以确定桐城孙家与东至周家的姻亲关系始于孙云锦、周馥的孙辈,孙云锦第四孙(孙仲平次子)娶了周馥孙女(周学海女)。
考虑到家谱纂修者(身份)和时间等因素,似可确定周津午为周学海第四女,周慰曾所记不确。
周津午丈夫的名讳出现三个记载:孙永生、孙济、孙怀祖。似为同一人之名、字、号,因缺乏根据,不敢确定。
王鑫《孙启康:希望增设家族陈列室》(《扬州晚报》2011年7月25日A14版):
“简单排一下辈分,孙启康老人是周馥孙子周季木的外孙女,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叔弢胞姐周津午的孙女(旧时表亲联姻),但是她从小在上海长大,而她的父亲孙师白,则跟随舅父周叔弢在小盘谷中一起生活过一段时期。”
孙浔,字师白。孙永生、周津午之子。
周琬良,周学海第四子周进(字季木)之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