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红娘老沈/第一章

(2021-08-19 12:17:07)
标签:

第一章

人来人往各自归

1、红娘老沈

分类: 对影闲聊

与大多数知青相比,我在感情上也许算是幸运的。

我在插队时就有了初恋,并且这初恋延续到了俩人已经白发的今天。

这幸运来自一位“红娘”——沈密斯。那年代的人名字都起得很革命,可没有敢这么洋气的。

她是上海来边疆慰问知青的干部。插队八年中,我们生产队前后来过5位上海插队干部和上海慰问团干部,只有她一个是女的。

沈密斯四十多岁的样子,来自上海外事系统,能讲六国外语,去过好多国家,据说是个有名的才女。不过她那身体也太弱了,又瘦又矮,体重顶多七八十斤。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十分能吃苦,经常和我们一起到大田干活,不光知青,就连老乡都十分佩服她,大家都叫她老沈。

与其他男干部的深沉不同,老沈性格直爽,说话很快,喜欢和知青特别是和女知青聊些生活上的贴心话。只要她一来到我们知青点,就能听到她的笑声和连珠炮式的说话声,十分热闹。

老沈是1976年来的,那时我们已经下乡六七年,最小的知青也到了二十三四岁,与刚下乡时不同,知青谈恋爱不再是“禁区”。

生产队里那些和我们同龄的当地姑娘小伙,差不多都结婚了,有的已经有孩子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面对农村落后的现状、个人前途的迷茫,知青中没谈恋爱的,压抑着青春期的爱情萌芽;已经谈恋爱的,也不敢有结婚的打算。他们不甘心在这里成家,等待着一切能走的机会。

也许,作为去过国外见过世面的女人,老沈想打破知青在情感上的这种沉闷和压抑?

一天铲地收工回来,她神秘兮兮地来到我的宿舍,见屋里没有他人,就问我:“你有没有考虑过谈恋爱结婚的事?”

问得我一脸红红的,对她说:“我才23岁,没考虑过这方面的事。”

她笑了,指了指我堆在炕头一麻袋的脏衣服说:“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上好互相帮助呀。你们既然要在农村待下去,总要考虑这个事的。”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对她重复道:“我现在真的不考虑这个事。”

说心里话,在我当队长两年来,知青点有两个招工走的,还有两个转点的。最近,还有人要转到父母所在的小三线去,知青变动很大。可以说,大部分知青都想着如何离开这个地方,我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谈什么恋爱。

她说:“你要是不考虑,好姑娘都让别人挑走了。”就完,她咯咯地笑出声来。

我说:“别人能挑走的,那一定不是我想考虑的。”

她见谈不下去,笑了笑,说:“你再想想。”独自走了。

接下来几天,老沈只要见我收工回来,就到我宿舍来问:“你想好了没有?”

我只有一句话:“现在不想谈恋爱。”

连着几天的试探,老沈见没有结果,这天终于说了缘由:即将要转点走的一位女知青,跟老沈透露了自己与闺蜜小王的私己话:“如果这辈子只能待在农村,肯定要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老沈告诉我:“她说的志同道合的人就是指你。”

我有些惊讶。

作为队长的我,早已根据知青的读书愿望、年龄大小、身体状况,进行了分类,做出了对他们招工上学的顺序,其中当然也包括小王。小王要和我谈恋爱,不是等于宣布放弃所有走的机会吗?

我对老沈说:“这样吧,我明天自己去找她谈谈。”

第二天,听了我的发问,小王说了一句话:“走到哪里都一样,但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是不一样的。”

结果,大家都知道的。我炕头那一麻袋脏衣服,没了。

那些天,老沈特别高兴,她对我说:“第一次当红娘,成功了。你要送我十八只蹄膀的。”

1982年,我大学毕业回上海,年底举办婚宴前,去找“红娘”老沈,被告知:她在结束慰问团工作回到上海不久,就离世了。

红娘老沈,没有等到喝我们喜酒的那一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