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啖七粒浮子(黑龙江乡情游八)

标签:
佛学七粒浮子黑河瑷珲知青 |
分类: 走遍中华 |
我们在瑷珲的知青宾馆又住了一个晚上,这晚我没那么好睡,陪老扯在宾馆的大阳台上拍星星,弄到半夜。可惜我拍的都是废片,好在老扯的摄影技术相当不错,后面我会用他的一张照片与大家分享,应该不算是侵权吧?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们去南树林玩。这让我想起1972年春,樊民胜被推荐去黑龙江中医学院上学,临走前我们几个知青陪他去南树林玩。我们在那里挖了一棵小松树,回来栽在知青点的食堂窗外,还编了顺口溜一首:“插兄插弟携手来,空腹饱赏南林海。栽松留念意味凡,愿与青松共成材。”
43年过去,已经过了成材年龄的老朽们,又携手来赏南树林。青松未老,当年的毛头小伙子如今却两鬓染霜,白发苍苍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真如白马过隙;就好像在人类眼里的夏虫朝菌,一生实在太短暂。
南树林最西头有个驿站的遗址。据介绍说,康熙22年(1683年),京师(北京)自盛京(沈阳)、吉林、黑龙江(那时黑龙江将军就在瑷珲古城)三将军驻地为中心,开设一条从京师至瑷珲的大道,即“东北大御路”。
这条大道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使命,路面宽三丈三尺,全长五千余公里,沿途设驿站近百个。每个驿站各设笔帖式1员、领催委官1名、站丁45人、马45匹、牛45头。驿站不分昼夜备快马数匹,拴在墙外的铁环上,来往信使驰来时,会对营房驿卒高喊差送的是哪一级“奏章”,驿卒听到喊声,立即解下缰绳,把马牵到驿道等候。信使至,驿卒侍候,信使换马,尔后目送信使扬鞭而去,谓之“换马不换人”。驿卒把信使的坐骑缰绳绕到马脖子上,马便会原路返回上站。沿途走屯串街,无人敢擅自牵绕。
清末,铁路通行,尤其电报业兴起,东北驿道逐渐失去作用,驿站衰落,驿丁归田,驿站也成为满族聚居地。
看到这遗址除了一块新竖的木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这300年前的热闹如今清寂孤寞,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呢?有好玩的就玩,有好吃的就吃,快快乐乐的就行了。
老天也真理解我们,当天送了一条七粒浮子让我们大饱口福。想起当年“空腹饱赏南林海”,还不满足吗?
跟明义哥约好的,他和女儿张楠开两辆车,带上来根、希良夫妇、志东一家,在南树林与我们会合,然后去黄旗营子吃鱼。
黄旗营子的邵宝利是明义哥的好朋友,拎着一条20多斤的七粒浮子对我们说:“贵人有福呀,看看,知道你们要来,昨晚上就逮着它了!”俗话说,“宁许家里一口猪,不许江中一条鱼”。意思是家里来客人吃饭,主人可以许下杀口猪的邀请,但不敢保证江里能不能逮着鱼,更不敢保证能让客人吃上七粒浮子这种珍贵的鱼,这全看客人的运气了。老邵这番话,把大伙说得心里开了花似地高兴。
自从离开上海,无论出席什么酒宴,民龙都喝自己带的黄酒,四桶已经喝完三桶。这最后一桶今天又带到了老邵家,但老邵无论如何一定要让民龙尝尝当地自酿的65度小烧。小烧可真不错,连一路不肯喝白酒的老扯也端起了杯,脸喝得红扑扑的。只有来根,因胃部刚动手术,被我们管着不让喝。老邵十分精明,酒席上谁的用词出点误差、谁的神态稍有松懈,都被他罚酒,连来根不能喝酒又馋酒都被他一眼看穿,硬把七粒浮子的头挟给他解馋。说这是当地酒席上对最珍贵客人的礼遇。
下午,回黑河。当年队里一帮同我们差不多年龄的老乡,好多都成了黑河市民,他们晚上在黑河宴请我们。这回,民龙再也喝不到自带的黄酒了。原来他在黄旗营子喝迷糊了,临走时把那最后一整桶黄酒落在了老邵家。
在黑河这些日子,没事就是喝酒,甚至阿宝也做起东道。他妻子的娘家在黑河,因此说自己是“半个黑河人”。还有海英的儿子龙辉,也宴请知青,说是要为大家这次重返第二故乡助兴。
另外两位常来常往黑河的知青这次也非同寻常。一是吾实,按阿宝的说法,他也是“半个黑河人”。今夏他偕妻开车回来照顾两位老丈,有空时就拉着知青去玩,甚至凌晨2点多就开车到瑷珲江边拍日出,说是要为我们这次重返做一部记录片。还有王逸清,那晚黑河的瑷珲老乡宴请我们时,连仲(上海知青宴请在黑河的瑷珲老乡,我们请他通知张罗)好奇地笑着问我:王逸清这次怎么也露头了?王逸清这几年一到夏天就要回黑河待两三个月,平时也不跟别人接触,喜欢倒弄些玛瑙饰品,据说来回的费用都赚出来了。让连仲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意思:这回王逸清不仅出席队里组织的所有活动,还参加了500名知青在瑷珲的大活动,并好几次对我说:“以后有什么活动通知我一声,我肯定必到。”http://s16/mw690/001g3yvlgy6VtKiGmyr7f&690
老扯8月12日夜里在知青馆拍的“知青星云”图http://s14/mw690/001g3yvlgy6VtKmELhz1d&690
幽静的南树林
http://s10/mw690/001g3yvlgy6VtKimFu159&690
“你们有口福呀!”
http://s9/mw690/001g3yvlgy6VtMSCIZy88&690
慢点砍,让我们先拍个照
http://s16/mw690/001g3yvlgy6VtKiyVNZ0f&690
砍鱼过程一
http://s6/mw690/001g3yvlgy6VtKiOg5f15&690
砍鱼过程二
http://s3/mw690/001g3yvlgy6VtMXIc3E22&690
砍鱼过程三
http://s13/mw690/001g3yvlgy6VtKn7gAc3c&690
柴火燉出来的鱼更香
http://s10/mw690/001g3yvlgy6VtKgs4QNf9&690
张楠在为我们燉鱼
http://s14/mw690/001g3yvlgy6VtKiDxKZcd&690
七粒浮子上桌啦
http://s15/mw690/001g3yvlgy6VtKhZAZg8e&690
黄旗营子的江滩盛产江鱼
http://s16/mw690/001g3yvlgy6VtKhJ21N1f&690
黄旗营子的农家小院
http://s8/mw690/001g3yvlgy6VtN1NpVZ97&690
我们从头道沟带来的大西瓜
http://s10/mw690/001g3yvlgy6VtKig46l39&690
没胆量砍鱼,我们就砍个大西瓜吧
http://s4/mw690/001g3yvlgy6VtKgHqdJ63&690
黑河的瑷珲老乡宴请上海知青,当年的赤脚医生老尹深受老乡喜爱
http://s7/mw690/001g3yvlgy6VtKhgU1Ue6&690
合唱一曲
http://s1/mw690/001g3yvlgy6VtKhcdd610&690
同干一杯
http://s15/mw690/001g3yvlgy6VtKgPACi3e&690
合影一张
http://s4/mw690/001g3yvlgy6VtN6P6VR83&690
一色女士,当年生产突击队的姑娘,如今都成了带孙儿辈的老太
http://s10/mw690/001g3yvlgy6VtKlVn9D39&690
男士也加入宴会合影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