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不我待

(2009-06-18 20:25:47)
标签:

短片

制作

胖子

减肥

戏文

专业

态度

创造力

执行力

校园

分类: 我的大学时代

    这是我练手的短片作品的名字。

    正好一门名叫“视听语言”的课要收作业,这个练手的东西可以充当作业上交。

    一个胖子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可当他遇见了一个他眼中的“天使”之后,他的生活因此改变,随即开始了痛并快乐着的减肥历程(以下为该短片)。

 

         

           

 

 

    画质并不好,因为我们用的是学院早就应该淘汰掉的MD9000,甚至我们直到出素材才发现机器到手之前镜头上有人按了个手印……

    演员都是我们周围的同学,这本来就是个生活化的故事,也应该用生活着的人来演。

    不过问题还是很多的……

    1、比如那个“胖瘦二人组”,我演那个瘦子,按照现在大学生的形象来看,是怎么猥琐怎么来,怎么2B怎么演,不过有些地方演的很假(不是一般的假)……第一次演个角色,看客们将就着吧……

   2、素材不够,很显然,结尾的几个定格镜头是我刻意处理的,但本来我并不像这样做,只是演胖子的演员非常的消极,本来就是被我们连拉带拽才同意上镜的,在他的不断牢骚之下,许多场景拍的素材很少,可供选择的就更少了,因此许多我想表达的风格没有表达出来。

   3、摄影其实很忌讳随意的推拉,而且处于设备的限制,许多效果感觉并不出色,很可惜……不过,我也有我的难言之隐。

   4、制作的流程还是太山寨了,想专业一点,可是没人响应,因为怕麻烦!

    我只能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一个台阶,为以后积累经验。

 

    食不我待——可是在片子的背后,而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时不我待。

    以前我们是观众,可从观众席走到屏幕背后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做片子,和看片子,虽说知道差别相当的大,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大。同样也没有想到,原来自己想的创意和实施起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这就是现实问题。

    对我来说,一个作品能最终出炉,摆到观众眼前,需要有态度、创造力执行力三个元素,缺一不可。可是很遗憾,现在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这三个,而且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似乎混乱之极,已经无法可以遏制。

    到了大一的最后阶段,如果不是视听语言老师的一纸命令——每个人自己找小组,做一个片子出来,恐怕没有人愿意勤快起来去制作这些在我们看来很容易又很麻烦的东西——这就是大家对待这个专业,甚至说对待自己未来的态度。

    这个专业很诡异,全称叫戏剧影视文学,高考的时候属于艺术类考试范畴,毕业的时候颁发文学学士学位。刚进大一的时候有人说我们应该是中文系里面的,随即有人应声附和。在我们学校,作为综合性大学,特意为非美术类艺术类学生开辟了一个学院,全学院分为影视和音乐两部分,音乐里面包含了器乐演奏,声乐表演,作曲等等的相关专业。而影视的部分,仅仅有所谓的表演专业以及我所在的戏文专业,再无其他辅助专业。从高考的角度看,许多地处生源大省的学生,为了能够上大学,便给许多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开辟了一条道路——艺术类考试门路。在以前,学习艺术需要有一技之长,美术或者音乐。但是有些学科是不需要这些的,比如我所在的戏文,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子,花点心思“创作”一下,就可以拿到随便哪个学校的合格证,而这,便是他们进入大学的敲门砖,目的达到,便扔掉了。

    所以在大学生活开始之前,我甚至在新生群里看到有人问“戏文”是什么东西,这非常令我汗颜——连自己将要所学的专业都不清楚的人,如何经过四年的各种学习和经历成为一个在这方面有能力和素质的工作者,我瞬间没有了答案。

    一年过去了,我在他们中间看到了80%的无助、90%的颓废以及100%的无奈。他们根本就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地认识,无法预料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因此在我们做片子之前,一纸大二辅修第二专业的通知下达之后,会有众多的学生询问事宜甚至直接报名,而所学专业根本就与他们现在的大相径庭——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英语……所以现在有一个公然的说法,就是学什么将来不干什么,甚至学院在课程安排上也是如此,本应该同时增设其他与其相关的专业以及课程,可我看到的,仅仅是不痛不痒无关紧要的几门课,教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我时常听到同屋的哥们抱怨——日子过得很颓废,很无聊,天天上网聊天打游戏,没有什么有用的课和实践活动,而需要交的“报告”、“感想”却是一大堆,这到底是谁的过错?谁的责任?

    环境越来越恶劣,包括硬件,和其他学院的优良硬件设施相比,我们简直寒酸的很,不要以为学校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舒适的住宿条件就可以代表这所学校的水平,当这些条件上去之后,软实力却因此退步了,一个老师曾经向我抱怨,以前的学院,开设的专业十分齐全,各专业之间相互交流与渗透的机会很多,因此之前的几批毕业生中,被社会认可的高水平人才很多,可是现在,学院管理以及硬件的混乱,造成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前途的不信任和迷失感,在这种环境下,当三年后我们毕业的时候,会有多少学生能够被社会认可和体现应该体现的价值?5%,还是更少?

    任何事情都是相互的,学院的混乱仅仅是原因之一,学生自己的意识不足以及思维的狭隘却是致命的。不管是敲门砖也好,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也好,其实许多人并不喜欢学习这个专业,趴在桌子上写东西,这不是他们想要的或者是擅长的,他们不愿意去看莎士比亚,不愿意看先锋派,就算是看电影这一必修的功课,也只是和其他观众一样,评判片子好坏的标准是够不够刺激,够不够好看……而且仅看一遍,绝不因为研究个什么技法与特征去重新回味一遍,电影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快餐罢了,更不要提相比较而言“枯燥乏味”许多的戏剧了。

    那么创意在哪体现,仅仅是生活着的吗?比如说,现在我们生活在学校里,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围绕在校园中进行,所以很多我们的作品都是在不断的讲同学之间的相处,学校湖边发生的爱情之类的……就算是老师们一再重复校园题材的饱和,可出来的东西依旧如此。可从我们的视角看,即便是在大学,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还是少,可就算是这样,我们为什么不从故事结构,影像的非常态风格上做做手脚呢?说白了,还是思维的广度不够,还是需要不断的思考和研究已有的作品,而不是让脑子白白空闲下去。

    其实《食不我待》用的时间很短,从立项到制作完成用了一周多的时间。虽然比较顺利,但是制作的方式非常不够专业化,人,设备都是现拉现用,从头至尾也没有一个文案去阐述这个项目的定位和制作的具体事宜——假设我们需要拍一个片子,要很多很多的资金,你如何说服投资方去相信你能给他带回效益……即便我们目前没有想到这一层面,也应该考虑一下受众群,毕竟自娱自乐这种很文艺的形式的确太狭隘了,也太自私了。

    出创意的阶段,有个人就跟我说,你想专业一点,可我们做不到,你想到也没用——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出一个较详细的文案复杂吗,不复杂,制定详细的运营计划难吗,也不难。许多人把很多项目无法达标归结为没有经营的头脑,这是一方面,其实就算有了这种头脑,不去做,也白搭。

    所以,就有了我前面所说的——态度+创造力+执行力,三者缺一不可,一环扣一环,一点做好了,就要做到另外一点,再做到另外一点。一点做不好,那就是恶性循环,到最后连原来做好的也做不好了。

   

    还剩下三年,第一年的要结束的时候,我熟悉了其实早应该熟悉的一些制作方式和流程,第一年与第二年之间,还有一个相对而言大得多的片子等着我完成……接下来,第二年会怎么样,第三年,第四年……

    希望结束的时候,也是下一个高高的起点,而不是坠落到无底深渊!

    时不我待……

 

    大学时代第二季:

        高校的抉择!——评我校罗彩霞同学身份被盗用事件

       未来的新闻人,清醒一下吧!

    欢迎点击大学时代第一季Bracle的大学时代

    近期其他推荐作品:

         追忆那忽来忽去的高三一年

         亡命之徒

        爱国,就是保住自己的饭碗

        谁,留在了南天门,而它,又留在了谁的心里

        被遗忘的时光

        沃斯——不,是这个世界,太混乱了

        如果是宁浩担任奥运开闭幕式的总导演……

        一个老人眼中的改朝换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