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的确是很虚幻的一件事……
之所以想到这个是因为看到了盖里奇的新作《摇滚帮》,看完之后我一下子觉得伦敦再奥运闭幕式上令人诟病的8分钟表演是那么的出彩和到位——伦敦不是在宣扬自己的文化,而是一种理念——现代化的伦敦引导世界。
那8分钟没有莎士比亚,没有讲究的贵族,更没有“日不落”的那份傲气,有的是现代伦敦人的蓬勃激情与自信,有的是潮流伦敦的青春与活力,而这,便是一贯自大的英国人在这场演出,以至于在全世界最讨巧,也是最有力的一面。
说到盖里奇,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的成名作《两杆大烟枪》,宁浩在中国的成功帮助这位英伦街头痞子风格异常浓厚的导演提升了他在华夏大地的人气。且不说盖里奇的风格比较诡异,他的黑色幽默,建立在复杂多变的叙事之中,这必然是他最成功的一面,之后的《偷拐抢骗》、《摇滚帮》无一例外遵循着这样的套路。而事实上,他最让人称道的地方却并不在此。
盖里奇的电影,总是离不开小偷、黑社会、强盗、打手等一系列元素,十年前的两把老烟枪让全世界都颠覆了对英国的看法。在此之前,或许世界只知道苏格兰是什么样子的(英国电影《猜火车》),而这下,一个最底层的伦敦被赤裸裸的展现在世界面前。而十年之后,《摇滚帮》让一个更加现代化的伦敦面向了世界,不光是接着奥运会的东风,盖里奇再度让世界明白了,伦敦不仅仅有满大街的白领和移民,痞子流氓也不仅仅是低俗下作。黑社会和摇滚,俄国大富豪和绝世名画,盖里奇的意图很明显,伦敦人其实是很有品位、很有派头的,即便是不着四六的小混子们,他们至少也可以哼着摇滚去砸车……

我很诧异为什么没几个人进影院看《疯狂的赛车》
所以当宁浩的首部胶片电影《疯狂的赛车》公映之后,我必然会成为他的首批观众,可惜的是,偌大的放映厅,居然之后寥寥几人,不知是不是公众宁愿看雷人的台词也不愿意品味出众的故事……有人说,宁浩的这两部作品《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必然是中国最近10年最好的商业片。岂不说这话有没有道理,能像宁浩这样玩转“四两拨千斤”的能人,恐怕在中国,应该是空前的。也许再过10年,甚至20年,宁浩将成为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代表,或者说,是中国现代文明的代表!
此言一出,必定有人反感——一个宁浩,只不过关心的小阶层人士的幽默,充其量是个下里巴人,能在世界上出手的,必定是阳春白雪,是张艺谋,是陈凯歌,再者,是贾樟柯。
可别忘了,贾樟柯关心的,也是小人物。
奥运会之前,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基本停留在30年以前,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我们的电影文化所影响的。纵观30年,作为中国电影在世界上的代表人物,张艺谋所参与的影片,除去一部《有话好好说》,其他基本都是古中国和近代的未开化的中国。就连奥运开幕式,当他大肆渲染中国古典文明的博大与优雅的时候,现代部分却没有了中国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世界的博大。或许他的思路就是这样,可我不得不说,现代的中国哪去了?难道只是《红高粱》和《霸王别姬》?为什么近年来世界影坛对贾樟柯评价很高,难道就因为他重新拾起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大旗?不是的!他把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展现给了世界,让世界认同,可是这依旧苦涩,现代的中国不是这样。
宁浩将成为现代中国文明的代言
我们总愿意沉迷在过去老祖宗带给我们的所谓文化之中,的确,古中国的文明知道现在也是世界的领头羊,只有中国人才具备宽广的心胸和儒雅的脾性。可是在当今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发展与竞争不得不让如今的中国人改变自己的原则,于是,我们陷入了迷失。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代言人代表中国的文化,代表中国的现在,甚至代表中国的未来。曾经让大家期待的冯小刚失败了,他的《夜宴》和《集结号》在海外败得很惨,甚至连自己最拿手的贺岁喜剧也越来越不受到南方观众的喜爱,他终究跳不出这个圈子里。现在还有谁指望年过50的冯小刚再度转型,真正把他的贺岁喜剧推向海外?
所以,只剩下了宁浩。也只有他,可以完成这个使命。如果有人觉得宁浩只适合拍摄类似《石头》、《赛车》这样的有关小人物,黑色荒诞的影片,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前两部片子——《香火》和《绿草地》则展现出宁浩对非喜剧故事的把握是非常有力度的,他绝对有能力把现代中国的元素带到世界,让世人提起中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满声赞许和开怀大笑——原来中国是这样时尚、这样现代!
宁浩的“疯狂”不仅仅只是空前了,他将领导世界的中国品味。
顺便说一下,宁浩的《香火》拿过东京影展的奖,他的作品已经让海外认可了。还有,伦敦8分钟的导演,原来是拍MV的……
Bracle的大学时代
我的大学时代(1)——故事开始了
我的大学时代(2)——九月结束的时候叫醒我
我的大学时代(3)——老曹的故事
我的大学时代(4)——新鲜与否
我的大学时代(5)——0.8秒,我如同被强奸了三次…
近期其他推荐作品:
一个老人眼中的改朝换代
凋零的背后,已然是阵阵痛楚——风生水起的金州匪帮
《硬汉》其实很简单——不要把问题搞复杂
反类型电影中关于抽象概念的原始化表现
只有非常规方法才能彻底消灭海盗?
《中国民主》和媒体民主
短片的共性——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