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 |
分类: CBA风云 |
本文发表于8月3日d的《体坛周报》。
邓华德在败给俄罗斯后承诺,两天后会卷土重来,在失败后反弹。两天,能让你的精神丰盈起来,能让斗志鼓舞起来,却不能让你得肩背、胳膊鼓胀起来,不能让你的卧推突然增长30公斤。
当中国男篮几乎以完全相同的方式,脆败在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手中,人们终于发现,邓华德也终于承认,这不是靠邓氏激励或者精神胜利法就能解决的问题。
这不是没有精神,没有斗志,这都可以在两天内建立起来——而是没有实力,说白了,就是没有身体。邓华德在败给俄罗斯后承诺,两天后会卷土重来,在失败后反弹。两天,能让你的精神丰盈起来,能让斗志鼓舞起来,却不能让你得肩背、胳膊鼓胀起来,不能让你的卧推突然增长30公斤。
对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的这两战,中国队几乎在每一个环节都落在下风。打不到内线,形不成突破,抢不住位置,拿不到篮板。其实,所有的这一切环节,都可以归结到力量对抗能力不足上。有了力量就有了位置,有了空间就有了篮板,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篮球是身体对抗最激烈的集体运动,没有力量,一对抗就失去身体平衡,一撞就飞出一米开外,就什么都甭提了。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曾经在专业圈内有过很多争论。当初欧洲凯撒尤纳斯到中国队执教,提出中国男篮每个位置的运动员和欧洲相比,卧推力量都少大约30公斤。欧洲中锋能推150公斤,咱们的内线普遍在120公斤以下,还有不少不到100;欧洲的后卫也能推到110公斤,咱们的后卫基本在80公斤左右。尤纳斯非常强调力量,但也有不少中国资深教练,认为尤纳斯是唯力量论——理论是,中国运动员再怎么练,力量也和欧洲白人运动员比不了,所以还不如省去练力量的时间,在技术上寻找突破口。
其实,这么说不是没道理,但那是上个时代的篮球。世界男篮水平的发展速度之快,在每一届大赛上都令人惊讶,特别是如今对抗强度达到的水平,让人叹为观止。那种不打身体的篮球,已经消失了。中国运动员是应该在技术上下功夫,找回老中国篮球的三把利剑(紧逼、快攻、急停跳投),但必须建立在有一定对抗能力的基础上。以前锋为例,孙悦、易立这样的力量和身板,再有技术,在奥运舞台上也发挥不出来。
真正好好练过力量的运动员,都尝到了甜头。刘炜在2004年夏天跟着姚明当时的体能教练法尔松一起练了两个月,就成了国内对抗最好的后卫,整个职业生涯都从中受益。今年刚在联赛里打出来、身价倍增转会北京的李根,也是因为力量好。在奥运赛场上,易建联是中国队和欧美强队比惟一一个在力量上不吃亏的;过去姚明是惟一一个在相同位置占便宜的。拥有姚明的时代,因为他一个人能吸引三个人防守,给队友创造空间,整体力量差距还不是那么明显,而现在就完全暴露了出来。
邓华德曾经说过,他上任这三年,没输过任何亚洲队。这是事实,而另一个事实是,中国队在大赛里也再没赢过欧洲队和美洲队,惟一击败的非亚洲球队是非洲的科特迪瓦(2010世锦赛)。非洲篮球的整体水平低,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是横向对抗力量最差的大洲,甚至还不如亚洲篮球。
在伦敦,球打到这个份儿上,什么都不用多分析了,真正有心的运动员,奥运会结束,回家就扎到力量房里,每天拿练力量当饭吃。刘炜、朱芳雨、大郅老了,但还有更多的年轻人有的是时间。现在很多CBA俱乐部都聘请了美国的体能教练,都有高质量的营养剂和蛋白粉。只要运动员吃得起苦,都能像雕刻师用铲子铲着水泥一样,往自己身上添砖加瓦。
你多举起一个杠铃片,你对自己就多添了一分信心。就像姚明爱广告里说的那样:你怎么对待你的身体,你的身体就怎么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