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晨起床,就听说了台湾“野兽”林志杰最终弃上海而选择浙江广厦的消息。MSN上,上海资历最老、也最著名的篮球记者严子健,把他的签名档改成了:姚老板头一枪就打空。
我不知道在姚明对上海东方俱乐部的收购和运营上,这到底是不是头一枪,但这肯定是自收购成功以来姚明既亲身参与、又暴露在公众视线里的第一件事。争夺林志杰失败,从这一刻起,姚明也许真正体会到了一个老板的不易和不同。
争夺一名球员,胜败乃兵家常事。球员和球队之间,“当今之世,非止君择臣,臣亦择君”。球员一要看收入,职业球员,谈的就是生意;二要看机会,球队实力如何,是不是适合自己发展。横向比较,上海出钱不如广厦多,实力和机遇亦不如广厦。因此林志杰最终选择广厦,乃是人之常情,毫不意外。
但这次对林志杰的争夺,又和“常情”不同。不同就不同在,上海是姚明——是整个CBA最著名的老板的球队。姚老板想要一名球员,竟然遭到了拒绝,不但拒绝了他,还好好的利用了一把姚明,做了次自我推广。在意识到林志杰更可能投奔浙江之后,姚明还曾经亲自给林志杰打电话,无论是以老板的身份还是他在篮球界的地位,这是多高的规格,希望展示自己的诚意。可是林志杰照样没买帐,不但没买帐,还把这件事拿出来对媒体说,潜台词是“姚老板亲自打电话,也没能留住我。”野兽还没打CBA,就大长面子,同时也给新东家浙江广厦长了面子——姚明的球队和我们争,最后还是我们赢。这一圈打下来,大家都有面子,就剩姚明自己没面子。
老严说,这是姚老板的头一枪;要我说,我觉得这是姚老板的头一课。这堂课告诉姚明:当你成为一个老板,在商场上作出决策,一切看的都是实力——无论是在资金上的实力还是运营上的实力,而不是你的面子。没有人会因为你是上海队老板就愿意为上海队打球,就像没有人因为乔丹是山猫队的老板就看山猫队的比赛一样。如果上海队能给林志杰开出比广厦更多的月薪,根本用不着姚明打电话,野兽也会乖乖来上海。这就是生意,姚明必须明白,他得按谈生意的方式去谈生意。反过头来,林志杰不值那个价儿,那就让他去广厦好了。姚明打这个电话,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授人以柄。
你不能说姚明缺少篮球场上的经验,但现在,他在投篮、篮板、抢位上的经验,在上海东方这片舞台上失去了价值。坐在宽厚的老板桌后面,姚明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菜鸟,“菜”的程度,比他2002年踏上NBA赛场时还“菜”得多。姚明曾经孤身一人,从野兽凶猛、狼烟滚滚的NBA世界里杀出来。但现在,面对一个企业和产业,内忧外患,身家作保,他的时间其实比当初更紧迫。姚明的瓶颈,一是对一线情况的不了解。CBA是他成长的地方,但他离开这里已经7年,对各种人事、行情、行规,了解掌握都不够;二是管理能力的不足,一个运动员突然去管理一个企业,需要截然不同领域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储备。姚明现在需要大口汲取的营养,远远超过了7年之前;成功所需要的条件,也不再是仅仅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够实现。
姚老板第一枪就打空,这不算什么大事儿。一个林志杰,在CBA并没有绝对实力可以改变球队,上海也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其他外援和亚洲球员。但以这第一枪里透露出的信息,让人不由得不担心他的第二枪,第三枪。在姚明拿下上海队之后,当初那些潜藏的问号已经逐渐浮现出来。姚明现在的主要精力仍然放在自己打球上,那还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立身之本,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进行企业管理么?他能顺利的完成身份和思维上的转化么?他长期在美国,企业第一线在上海,“劳师万里而欲收全功”,他能随时掌握最新情况而发出指令么?他的团队里有足够多的管理人才帮助他解决问题么?
这些问号,我拉不直,我相信姚明自己现在也拉不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我心里,这是他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
欢迎关注杨毅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