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巨头,一个打法
(2008-10-30 13:17:11)
标签:
姚明体育 |
分类: 火箭姚明 |
姚明背身单打,扛,扛,和防守的肌肉棒子砰砰的相撞!
阿泰斯特背身单打,扛,扛,砰砰!
麦迪背身单打,扛,扛,砰砰!
火箭三巨头的亮相,为他们赢得了新赛季第一战的胜利,三个人名下,都有不错的数据——姚明21分10篮板,阿泰斯特16分,麦迪16分5助攻。但在整个晚上,哥儿仨在进攻一端似乎都在做同一件事情:靠住对手,利用自己的身高或者体重优势,扛着往里面一打一。
火箭队的进攻,就像我在季前赛里写过的一样,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体系,彼此之间缺乏默契,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化学反应”。姚明和阿泰、麦迪和阿泰,彼此之间还没有看到眼神的交流,姚明和麦迪之间,也只是陈年的一招保留节目——高位挡拆。大多数时间内,三巨头都在各打各的。火箭的整体进攻,打得生涩而停止,整场比赛只有10次助攻。在这个时候,火箭只能拿出他们最有把握的进攻方式:三巨头轮番坐着往里面硬打,吸引对方协防和夹击,再为其他人创造进攻机会。最后一节,火箭的每次进攻都从三人中的某一个背身单打、其他四人拉开而开始。
使用球员出色的个人能力,本身没有问题,但如果整场比赛几乎都是在靠个人能力进攻,彼此之间没有配合、呼应,那就像在用打铁的方式打篮球,全凭勇猛,而失去了智慧和团队。不但对方容易调整防守策略,自己也打得太累。仅仅是第一战,姚明和麦迪看上去已经相当疲惫。人们一再建议把姚明的上场时间削减到32分钟左右,但他还是打了38分钟,第三节后半段,正是因为严重透支的姚明还被留在场上,才让灰熊打出了反击的攻势;麦迪也已经竭尽全力,开场的飞扑救球,体现出了他在防守上的投入,但他圆胖的脸型,显示了他目前的身体状态,他实在也不应该打35分钟。
即使目前的球队缺兵少将,阿德尔曼也还是应该调整他的换人时机,把姚明和麦迪的上场时间切碎,给他们更多休息,特别是在上半场。阿德尔曼的换人疑问,还体现在斯科拉身上——拿了12分13个篮板的斯科拉,在第四节没得到任何时间。事实上,当时姚麦体能都严重下降,斯科拉的全面进攻能力恰恰可以帮助球队。最后时刻,火箭电视台给出的全场最佳,竟然是没打第四节的斯科拉,看上去也在暗示阿德尔曼的临场用兵。
火箭用打铁的方式拿下了灰熊,既靠三巨头的能力,也仰仗着灰熊的年轻。当机会来到面前的时候,灰熊再次暴露出了在战术素养上的缺陷,大量不合理的勉强投篮,让他们没能把握住机会。如果这是一支经验丰富、有出色反击能力的球队,体力濒临衰竭的火箭不可能在第四节重新控制住局面。请注意,明天上午的小牛,就是这样的球队,而且以逸待劳,等待火箭的背靠背。
今天场上最懂事和聪明的球员奖,应该颁给阿尔斯通——他在整个上半场只有1次投篮,把自己的投篮次数都贡献给了阿泰斯特,全力给三巨头端茶送水;直到下半场姚麦体能明显下降,阿尔斯通才开始尝试攻击。因为投篮太少,他失去了准星和手感,但在最后关头——还是麦迪的背身单打和传球,阿尔斯通命中了决定性的三分。
阿尔斯通变了,他再不“无脑小抛投”了;整个火箭的默契,需要多久才能建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