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扣篮,一起聊天
标签:
体育 |
分类: 人生万物 |
(姚明,7年前《体坛周报》的专栏作者,拿起了我们的LOGO)
这篇博客,本来是昨天就想更新的。但昨天一整天,都头疼;一整天都头疼,是因为星期天的夜里,喝大了;星期天的夜里喝大了,是因为刚出完《体坛@扣篮特刊》的创刊号,心里高兴,就带我们在北京所有的编辑记者们出去喝了酒。
昨天买过《体坛周报》的,一定都发现了我们的扣篮特刊,这份16版的报中之报。以前大家总说,体坛是以报道足球为主的,每期篮球只有大约6个版,看不痛快。现在在每一期的《体坛周报》里,你们都会看到这份单独成叠、单独制作的扣篮特刊,每周一16版,每周三8版,每周五16版。在和原有体坛其他版面一起销售的情况下,整体价格仍然是2块钱,也就是说,在周一和周五,你们将看到40个版的《体坛周报》,其中有16版是扣篮特刊,但是加量不加价。
了解我履历的球迷朋友都知道,这是我参与主创的第二张篮球报纸。四年前,我也曾参与主创了《篮球先锋报》。做一张报纸,看着它从第一天开始成长、成熟,就像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第二次做父母,肯定有更多的体会和经验。在体坛这个已经相当稳固、稳定的占据市场份额的平台上,扣篮特刊的启动和成长,肯定会顺利得多。
做一张报纸,总是百感交集。我们的编辑们,也都非常开心。把第一期报纸拿在手上翻看,我们知道,我们的确把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内容和品质,献给了读者们。我们在休斯敦火箭和姚明方面的报道,历来是最出色的——因为我们拥有王猛,这个即将在休斯敦开始自己第五季的记者,也是中国驻NBA时间最长的记者,在休斯敦拥有最深的人脉;同样是体坛最杰出的记者之一——沈知渝,将在洛杉矶驻守,带给你最新的紫金之旅的报道;我们拥有大量的评论员资源,徐济成、孙正平、张卫平和于嘉,将独家为我们撰写评论;《休斯敦纪事报》写了30年篮球的专栏作家富兰.比林伯利、《洛杉矶时报》的海斯勒、克利夫兰《The
plain dealer》的文霍斯特,将为你写出他们心中的姚麦、科比和詹姆斯。
在我心里,经过10年的积累和荡涤,中国体育新闻行业里的篮球报道,的确已应该驶入新的元年。这并非因为扣篮特刊的出现,而是这个行业的发展轨迹。我在第一期扣篮特刊的2版写下了这个行业的变迁,如果你有兴趣,在这里
http://basketball.titan24.com/08-10-27/127017.html你可以读到它。
如果你关心扣篮特刊诞生的过程,你可以在这里http://basketball.titan24.com/focus/titan_slam/index.html看到前天晚上的忙碌;如果你关心我们团队的人员构成,你将在这里http://basketball.titan24.com/focus/basketballyear/index.html一一认识他们。
今天下午1点,我会在新浪,等待和大家聊天,一起聊扑面而来的新赛季,也一起聊我们的扣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