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1228实拍:国家大剧院层冰

(2010-12-28 13:06:34)
标签:

实拍

层冰

国家大剧院

逍客毛头

毛宏亮

摄影

旅游

不结冰

分类: 国内游记

20101228实拍:国家大剧院层冰

冬季国家大剧院池水不结冰!我特意在12月末拍国家大剧院,主要据说国家大剧院是不结冰,但是由于今年冬天特别冷,国家大剧院结了一层相对薄层冰。

20101228实拍:国家大剧院层冰

20101228实拍:国家大剧院层冰

20101228实拍:国家大剧院层冰


20101228实拍:国家大剧院层冰

20101228实拍:国家大剧院层冰



20101228实拍:国家大剧院层冰

冬季国家大剧院池水不结冰原因:

冬季国家大剧院池水不结冰!

  隆冬的北京,一月的北京是一年之中最冷的季节:夜间室外温度一般都会在零度以下,北京很多处湖面都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然而奇怪的是大剧院周围的一潭湖水却丝毫不见结冰的迹象!

缘由

  关于国家大剧院人工湖的设计,早期,保罗·安德鲁,这位气质浪漫、谈吐文雅的法国设计师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想法。他打算冬季湖水结冰以后,把总面积三万五千平米的巨大环形冰面,变成一个天然溜冰场,供市民玩耍。同时,洁白的环形冰场,和冰面上尽情享受这一份愉悦的人们,也成了隆冬季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加彰显了大剧院的艺术韵味。

  然而,浪漫的设想却与现实发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经过认真研究发现,法国设计师的设计方案与现实发生了两点冲突。首先,利用这个水池滑冰是一项危险性相对较高的运动,位于北京城心脏地带的国家大剧院,当然要把安全指数放在首位;其次,更为实际的问题是,开放溜冰场需要相应更换冰鞋、储存物品等配套设施,这对于国家大剧院的整体风格和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最终不得不放弃这个方案。

  既然湖面结冰后既不美观又无法利用,那么就要想办法保证一潭湖水四季都碧波荡漾,让“湖水映明珠”的唯美形象深入人心。

原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专家采用出了一套叫做“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的装置,来保证一年四季“碧水映明珠”的理想成为现实。这套装置的基本构造就是从地下水部分和人工湖部分分别抽出一部分水在各自的管道中循环,两个管道在墙体内都呈螺旋状交错在一起,这样,既能互相传递温度,又不会因为水源直接交换而引起浪费、污染。这个装置使人工湖内的水温不致过冷或过热,冬季不会因过冷而结冰,夏季不会因过热而长藻,一举两得。

 

国家大剧院介绍: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由外部围护结构和内部歌剧院、音乐厅、剧场和公共大厅及配套用房组成。在地面层坐落着三幢建筑:歌剧院、音乐厅和剧场,它们由道路区分开,彼此以悬空走道相连,恍若在水面上的地面建筑是一个巨型壳体,覆盖、庇护、包围和照亮着所有的大厅和通道。建筑物在水面中的倒影构成了大剧院的外部景观。

  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外环绕人工湖,人工湖四周为大片绿地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人工湖面积达35500平方米,人工湖水深为40厘米,3.5万平方米整个水池分为22格,分格设计既便于检修,又能够节约用水,还有利于安全。每一格相对独立,但外观上保持了整体一致性。为了保证水池里的水“冬天不结冰,夏天不长藻”采用了一套称作“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控制”的水循环系统

  国家大剧院结构由三个功能区组成。北入口、地下车库;功能区包括歌剧院、戏剧院、音乐厅等;南入口、餐厅、机房等服务区。

大剧院南部入口与北部入口“水下走廊”一起延伸至地下6m之处,观众通过水下长廊进入大剧院。北侧主入口为80米长的水下长廊。南侧入口和其它通道也均设在水下。观众进入大剧院时会发现他们的头顶之上是一片浅浅的水面。在入口处设有售票厅,水下长廊的两边设有艺术展示、艺术品商店等服务场所。国家大剧院北入口与北京地铁1号线天安门西站相连,国家大剧院南门比邻地铁二号线和平门站,并有能容纳1000辆机动车和1500辆自行车的地下停车场。根据安德鲁的设计大剧院从长安街后退了70米,空出70米全部变成绿地。

  

国家大剧院内有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公共大厅的地板铺着20多种颜色不一、花纹各异的名贵石材,公共大厅天花板由名贵木材拼贴成一片片“桅帆”,木质的红色深浅不一,明暗相间。来自法国的著名画家阿兰·博尼用超过20种不同的红色点染大剧院的各个部分。整个大剧院的墙面丝绸铺设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

  歌剧院主要演出歌剧芭蕾舞剧,有观众席2416席;音乐厅主要演出交响乐、民族乐、演唱会,有观众席2017席;戏剧场主要演出话剧京剧、地方戏曲、民族歌舞,有观众席1040席;小剧场观众座位556席,上演室内乐、小型独奏独唱、小剧场话剧、现代舞等。

  各剧院都设有化妆间、指挥休息间、练琴房、演员候场区、换装间、服装整烫间、道具间、演员休息厅。舞台技术用房设有音响控制室、灯光控制室、调光器设备间、音响设备室、摄像机房等。在歌剧院的屋顶平台设有大休息厅,在音乐厅的屋顶平台设有图书和音像资料厅,在戏剧场屋顶平台设有新闻发布厅。

  大剧院共有五个排练厅,位于四个剧场之间,可以共用也可以分别使用。一个大排练厅主要用于合成排练;两个中排练厅一个主要用于舞蹈排练,一个用于乐队排练;两个小排练厅主要用于分部排练。 大剧院设有集中音像制作中心,有大录音棚一间、同期录音演播室一间,以及电视转播机房和音像后期制作室。大剧院设有一间大绘景间,设置布景吊挂和绘景设备,还设有布景、道具整修间和布景仓库,以及为集装箱运输用的升降平台2台。

歌剧院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以华丽辉煌的金色为主色调。歌剧院主要上演歌剧、舞剧等、芭蕾舞及大型文艺演出,歌剧院的观众厅观众厅设有池座一层和楼座三层,有观众席2091席(不包括乐池)。歌剧院有具备推、拉、升、降、转功能的先进舞台、可倾斜的芭蕾舞台板、可容纳三管乐队的升降乐池。

  歌剧院舞台采用“品”字形舞台形式,由一个主台、两个侧台和一个后台构成,舞台具备推、拉、升、降、转五大功能,可迅速地切换布景。其中,主舞台有6 个升降台,既可整体升降又可分别单独升降。舞台的左、右侧台各有6台可以横向移动的车台,通过主舞台升降台互换位置,可以迁换场景。后舞台下方距地面15米处,储存有一个芭蕾舞台台板,主舞台升降台下降后,芭蕾舞台可移动到主舞台台面上,用于芭蕾舞演出。台面用的是俄勒冈木,并用三层结构来增加弹性,保护了芭蕾舞演员的足尖。这也是国内面积最大的无缝隙专用芭蕾舞台板,台面可倾斜至5.7度。由于穹顶高度的限制舞台和部分观众席位于地下。舞台上方栅顶高度为32米。吊杆、灯光桥、灯光渡桥通过钢丝绳悬挂在空中。61道电动吊杆,78台轨道单点吊机,24台自由单点吊机,灯光桥、灯光渡桥、灯光吊架将1588盏用于演出的灯具点缀在歌剧院舞台的上方,灯光反应快,可以在几秒钟内变换造型。舞台顶部还设置了60多道吊杆和幕布,可以制造不同的演出场景。

  乐池面积为120平方米,可容纳90人的三管编制乐队,也可升至观众席水平位置变成观众席。在乐池中,还特别为指挥设计了专用升降台,指挥可以以这种特别的方式出场、谢幕。

  歌剧院在墙面上安装了弧形的金属网,声音可以透过去,而金属网后面的墙是多边形,这样就形成了视觉的弧形和听觉空间的多边形,做到了建筑声学和剧场美学的完美结合,其混响时间为1.6秒,符合歌剧及舞剧等的演出要求。

  歌剧院设有6个单人化妆套间,6个单、双人化妆间,18个中化妆间,2个乐队指挥休息套间,6个乐队用大化妆间,8间练习琴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