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7实拍:天山山脉主峰--博格达峰

标签:
天山山脉航空航拍新疆逍客毛头毛宏亮原创杂谈 |
分类: 摄影 |
天山山脉介绍:
最高的山峰是中部的一丛山峰,形成一个山结,山岭从这一山结出发,沿中国、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之间的边界延伸;这些山峰是胜利峰,达7,439公尺(24,406尺),为这一山脉的最高峰,以及汗腾格里峰,达6,995公尺(22,949尺)。
横横亘新疆中部,东西绵延长约1500公里。它把新疆分隔成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是地理上一条重要界线。海西运动褶皱隆起,燕山运动后期剥蚀成准平原状态。喜马拉雅运动再度隆起,形成许多地垒式山地及断陷盆谷地。它由一系列平行山脉组成,分北、中、南三带。北天山包括阿拉套、婆罗科努、依连哈比尔尕等山脉,东西长约1000公里,宽35~50公里,海拔4000~5000米。
博格达峰
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有著名的天池。中天山包括恰普恰拉山、那拉特山、萨阿尔明山、波尔托乌拉山等,海拔一般不超过3500米。北天山与中天山间有许多山间盆地,如伊犁盆地、尤尔都斯盆地等。南天山,地势最高,不少山峰海拔在5000~6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39米。
资源
天山自西向东又可分为三段:伊犁盆地南北缘的哈尔克他乌山、济嘎郎山、雅布尔山、婆罗科努山等称为西段,沟拔3000~5000米;额尔布特山、乌肯山、博格达山等为天山中段,一般高度为4000~4300米;巴尔库山、哈尔里克山等为天山东段,海拔3000~4000米。再东延至与河西走廊北侧合黎山、龙首山等相连接,山岭时断时续,山势低平。天山雪线高度在3500米以上,冰川发育,是内陆盆地重要水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煤、石油、铜、锌、金、盐等)、牧草资源、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
天山位于不同的生物--气候带中,其北部属于温带荒漠,南部属于暖温带荒漠,而西部的伊犁盆地属于温带荒漠草原。不同地带的水热条件明显地反映在所隶属的垂直系统中,因而天山不同坡向的垂直带结构有很大差异。
在地质历史上,天山地槽形成于震旦纪晚期。经加里东运动,特别是华力西运动,地槽发生全面性回返,褶皱隆起形成古天山山地。构成山地的主要岩石是古生代变质岩和火山碎屑岩及华力西期的侵入岩等。中生代至早第三纪末,古天山被剥蚀夷平成为准平原。晚第三纪,特别是上新世以后,准平原发生断块抬升,形成多级山地夷平面。后经冰川与流水交替作用,成为现代天山。是中国重要的地震带区。自1600~1979年,新疆500多次4.6级以上地震,有50%以上发生在这一地区。 山脉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所组成,山体之间夹有许多宽谷与盆地。 天山山地现代地貌过程从山顶到山麓,依次为:①常年积雪和现代冰川作用带。位于海拔3800~4200米以上的冰雪覆盖的极高山带。据统计,天山拥有现代冰川近7000条,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②霜冻作用带。位于海拔2600~2700米以上的山区,堆积了大量古代冰川沉积物,并保留了多种冰川侵蚀地形--古冰斗、冰槽谷、冰坎等。负温期长达半年,仅于盛夏解冻。③流水侵蚀、堆积带。位于海拔1500~2700米(或2800米),河网密布,河谷阶地发育。④干旱剥蚀低山带。位于海拔1300~1500米以下,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南坡位于海拔1700~2000米以下,年降水量100~150毫米,外营力以干燥剥蚀作用为主,南坡尤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