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东广州我有个朋友,他小孩8岁,一天老师布置作业,叫他写一篇叫粮食的观察作文,他问他爸爸什么叫稻田,他没有看过稻田,我朋友解释一番,他儿子还是没有明白,我朋友为了让他儿子明白什么是稻田,开车去实地考察,大约开了三个小时,终于在顺德附近看到了什么是稻子什么是稻田。
我到过四川天府之国,有过朋友跟我说,他老家亲戚现在都不种田,都出去打工了,田都荒了,他亲戚家稻田大概15亩,现在都把打工的钱去买粮食吃。
每年江南的春天,我江西老家村子一开春都去广东浙江打工了,剩下都是老少病残。。。。
我们一直强调保护耕地资源,我们也在积极搞开发,针对原来我们各地把老城区和新城区规划,大量在山地和部分耕地上建立新城区,大量在新农村也在建立开发区,我们保护耕地保护我们的生存资源,但是在耕地上我们怎么维护耕地使用和持续,我们国家要求控制在多少亿亩地,正如我们房建,我们耕地有多少空置率和使用率,调动农民的积极心和经济收入不仅仅是补贴。
新中国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我们努力改善生产条件,千方百计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我们是农业大国,我们农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中国有12亿多人口,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我们很不容易。
据报道未来几十年中国粮食需求量为:2000年人口接近13亿,按人均占有385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亿吨;2010年人口接近14亿,按人均占有39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5.5亿吨;2030年人口达到16亿峰值,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总需求量达到6.4亿吨左右。
据报道中国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属于低水平,耕地和水资源不足是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在这样的资源条件下,要创造出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农业生产力。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手段落后,抗灾能力差。中国农户生产规模小,经营分散,容易造成粮食生产的波动。中国正处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阶段,在资源分配上还存在不利于粮食生产的倾向,需要继续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采取有效的支持措施。
我们控制耕地,处罚相关人士,但是很多耕地上已经建立新工厂和商品房。我们大量出台政策,但是现在农民,特别是70-80年代的,已经不是以前农民思想和观念。我们可以去调查,多少耕地是固然保留,但是多少耕地是空置和使用。
改变有思想和监理,我想不要在江南也要为了看一个稻田要去开了三个小时车程。在城市为了看一张小鸟去动物园。

阿拉摄影圈代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