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背景介绍——2、蒙特棱利教育法简介

(2014-04-27 00:17:14)
标签:

育儿

分类: 妖之蒙氏

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蒙特棱利教育法  

 

蒙特梭利透过在“儿童之家”的观察与发现,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

 

她说:“在探索儿童心灵世界的这件事上,成人切记不要用自己的角度,或以自我为中心。如果成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观察与儿童心灵有关的所有因素,只会增加对儿童的误解。” 

 

蒙特梭利强调儿童是和成人截然不同的独立个体。成人必须重新看待孩子,发现孩子存在的价值,而不是任意将自我意识强加在孩子身上,抹灭儿童的人格意识。 

 

蒙特梭利以科学观察、验证的精神,发现了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 -- 儿童具有自我学习,使自己趋于完善的潜能,也就是说孩子致力改善他自己。然而由于成人不适当的引导或环境的影响,孩子会出现偏差行为,如不整洁、不顺从、怠惰、贪婪、自我中心等等,因此蒙特梭利强调环境和成人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看见孩子的本来面目,将无法协助孩子正常地发展。  

 

蒙特梭利教育法中指导者通过环境、短期的个体或小组的教学溶入儿童的生活中,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活动。  

蒙氏教育的10大中心思想:

1、以儿童为中心

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 

2、“不教的教育” 

蒙特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以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内容,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 6岁的孩子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的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特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蒙特梭利教学法三要素  

一、环境 对环境的提醒:

1、环境对生命发展可助益或可妨碍

2、必须由心思敏锐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具备知识与经验的成人筹划

3、成人必须参与此环境与儿童一起成长

 

二、老师

1、精神的预备:想象力的培养、放弃原有的观念、自我了解与反省、克服性格上的弱点、谦卑与忍耐

2、外在的预备:专业能力的培养

3、仪容的展现:观察者、解释者、环境的预备和保护者、儿童的示范者、学校与家庭的沟通者、个别课程的指导者(现在的蒙氏与蒙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三、教具

1、意义:协助儿童自我发展的工作材料

2、特色:

   1)价值性

   2)孤立性

   3)简单到复杂

   4)具体到抽象

   5)错误控制

   6)间接预备

   7)美感-可吸引力

   8)可移动性

   9)尺寸配合孩子

   10)数量控制

3、种类:

   1)实际生活训练-日常生活

   2)感官

   3)数学

   4)语文

   5)科学文化

  (这是大家最容易看到的蒙氏教育的体现,但是我们要注意的,蒙氏教具虽然很特别,但仅仅只是蒙氏教育当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做为表象的一部分。)    

 

蒙氏教育包括——  

日常生活教育:基本动作训练、照顾自己、照顾环境、照顾他人、社交行为。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专注力、手眼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感官教育:通过对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训练,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分类能力和注意力。 

 

数学教育:培养孩子初步的数量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语言教育:通过对听觉、口语、视觉、语音、文字和阅读练习,培养孩子听、说、认、读和书写能力。 

 

科学文化教育:包括自然、地理、历史、科学、音乐、美术。通过让孩子学习民族文化,培养孩子爱科学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这五个部分,感官区和数学区是大家最常见和最熟悉,因为蒙特梭利对于这两个部分的教具设计是最完整最成体系的。  

 

日常区部分的教具,基本上是由日常生活的材料由老师或是环境的提供者去设计的。

日常生活教具的特质:

(1)依各个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就不会完全相同。

(2)日常生活的一切活动,大都可纳入这一项目中。

基于以上的原因,蒙特棱利本人并未替这项训练列出教具的目录,而是希望导师能协调“智能启发”与“文化常规”的双重要求,自己研制教具,整备环境。  

 

语言和科学文化部分,由于语言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不同,所以在中国也不可能全盘的接受过来,基本上也是由环境的提供者基于蒙氏教育的原则根据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环境去进行设计。  

 

而教具的设计以及教具的展示引导过程,是最能体现一个蒙氏教育者对于蒙氏理念的内化程度。这也就是我们上面在蒙氏教学法三要素中所说到的为什么“教师”是区别蒙氏与蒙事的关键。

 

(钰儿妈  父母成长学前群2738553    群讲座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