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主编张少杰谈论文写作
(2024-10-19 18:17:10)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 |
论文写作概要
——张少杰 《语文学习》主编
一、问题
一篇文章能把一个具体问题阐述清楚透彻就很好了,您的话题非常大,每一点都没有说深说透。写论文切口要小,论述要具体深入,去掉别人的材料,看看自己还有什么。(2017.4《语文学习》张少杰老师反馈点评)
二、《语文学习》杂志简介
《语文学习》杂志在理论引领和实践探索方面双线并行,稿件大体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偏于理论探讨的栏目,通常约请专家、教授、名师、作家写稿。比如,“名家”栏目,约请学术界名家谈关于语文的话题;“重读”栏目,约请在文本解读上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对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进行解读;“名师”栏目,约请在全国中语界有影响的语文名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给青年语文教师介绍专业成长经历,以促进语文教师的迅速成长;“当代作家谈写作”栏目,约请当代知名作家畅谈关于写作的话题。
第二类是偏于教学实践研究的栏目,如“读者”“争鸣”“镜头”“备课”“测评”“写作”“读书行走”“封面书法”等。
二、杨浦区陈爱平语文工作室讲座2017.6
张少杰老师曾有近10年中学语文教学经验,2013年进入《语文学习》编辑部工作,从“传道受业解惑”到为“传道受业解惑”总结经验、指示方法,张老师完成了语文教师到语文学刊编辑的转型,且对语文教学及语文教学研究有了更深切的体认。张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为大家谈了自己对语文教学及科研的看法:
其一,当下不少教师对教学科研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大部分教师觉得科研“高深莫测”,且与教学实践关系不大;还有不少老师认为,进行学科教研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和精力。张老师认为,忙碌确实是教师工作的常态,但不是停滞不前的借口,不少教师在忙碌的日常琐碎中,逐渐消磨了自己曾经的理想与才情,这是身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悲哀。相反有一部分教师却能从忙碌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与反思,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学术阅读与研究,并将之付诸笔端,此类教师在教科研中逐渐磨炼出来的思想深度、思维广度将作用于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起到引领作用。我们应该克服自己的畏难情绪,做第二类教师。
其二,语文教师为什么要从事教研活动?张少杰老师援引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的观点:“作为一名优秀的力求上进的语文教师,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从现实层面讲,教学研究可以让我们更为从容地站在三尺讲台上,讲台上的名师们所以神采飞扬,是他们的学术智慧在闪光;从高处着眼,科研是教师提升自身文化底蕴的必要途径,教师的学识修养、精神修养所孕育的文化能量、生命能量,不仅能够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三,语文教师论文的写作是需要克服的难关,这里面有些技巧。作为一位语文教师,第一基本功是读出课文的“味道”(即文本解读能力),而“写作”的根源也正是“阅读”。著名作家周国平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比喻成“溪流”与“浪花”,写作是涓涓细流中激起的思维浪花,是阅读积累过程中思想的自然流露,阅读专业学术书籍、专业教学期刊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学科专业素养、学术视野。然而,单是“读”恐怕不够,“读”必须与“写”结合起来。黎锦熙先生“写作教学三原则”中第三条是“日札优于作文”,告诉广大师生做札记的重要性。张老师为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札记”的经验——分门别类、随读随记,并为我们展示了自己的读书果实,一本本工整翔实的札记手册让在场的老师们啧啧称叹。与阅读、札记相关的是思考,思考是教师提升教研能力的关键因素。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说:“培养独立思考的一代,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中国需要大批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教师阅读带动教学思考,将阅读与教学实践融会贯通,并将思考落实到文字,以读带写,以写促读,锤炼思维。
张老师还鼓励工作室学员们在读与写的基础上,积极投稿发表论文,并且为大家介绍了一些期刊投稿的“诀窍”,比如:投稿当遵循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兴趣出发根据教学特长确定论文题目,根据语文教学类期刊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投稿,稿件当符合期刊具体栏目的要求等。讲座的最后,张老师设计了一个“模拟编辑审稿”的活动,使工作室学员们过了一把“编辑瘾”。学员们在逐一点评稿件优劣的过程中,更直观地认识到,论文写作内容当符合期刊栏目的要求、符合学术规范、兼具读者意识。
三、论文写作十要求
对于写作,张老师强调过程性写作的重要性,修改应该占到写作过程百分之五十的功夫。而且,就论文写作而言,从标题开始就要下功夫,注重语言的精雕细琢。既要注重论文标题设计得大小适中、开合有度,又要根据期刊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撰写论文。
1.论文标题应精炼、准确,把文章的精髓概括出来,既不能太空泛,也不能太具体。
2.不是所有的学术期刊都要写摘要和关键词,投稿前要研读相关杂志,了解投稿方式、栏目特点、用稿标准。
3.一篇摘要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论文研究的对象、范围、目的、方法;二是陈述论文的研究成果、新见解等;三是通过研究得出的重要结论、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等。
4.写作摘要时应注意:不写本学科领域的常识性内容,不要将引言中的内容写入摘要;不简单重复题目中已有的信息,不能列举例证,不出现注释;一般不用引文,不用数学表达式,不出现图标,不使用必要的文学修饰语;用第三人称表述,摘要不分段落,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表意明白。关键词一般每篇可选3-5个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5.正文部分首先版面上要注意一级标题到五级标题的正确写法,文中的插图、照片、表格也有具体要求。论文的长度和表现形式则因栏目而异。
6.其次正文内容需要精心打磨,一篇优质的学术论文能看出作者的学识积累、学术水平、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功夫。再次下笔前要做好论题确定、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等准备工作。
7.一篇论文只需集中解决一个问题,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并对其进行有理有据地阐释,切忌贪多求全。
8.标准的学术论文不能没有参考文献,引用他人资料必须准确,一字不差,包括标点符号,以2-5条为宜。
9.论文的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积累和研读的过程。学术论文的发表,一要从兴趣出发,根据教学特长确定论文题目;二要根据语文专业杂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撰文投稿;三要重视写作修改,锤炼文章语言;四要尊重学术规范,培养学术技艺与修养。
10.常看语文学术期刊,既提升专业技能,又提升理论水平,注意多读书、勤写作,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