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张小兵新书《在有光的课堂上》
(2020-01-03 15:15:36)
标签:
教育 |
推荐张小兵新书《在有光的课堂上》
源创图书
大约十年前,读到张小兵老师的几篇课堂教学笔记,我感到有趣,也很受启发。我对小兵说,把这些文章整理出来,编一本《我在开始的十年》,很有意义。我一直认为,教师起始十年的职业状态很关键,这十年思考和追求什么,以后很可能就是什么样了。那些年,我不止一次地鼓吹这个命题,应者甚寡,老师们总是谦虚地说“教书十年,哪有什么可介绍的”。张小兵当时也是这样说的。倏尔之间,第二个十年也飞过去了。这本《在有光的课堂》,至少一半是“第二个十年”的状态,小兵已经是南京师大附中教师队列中的老兵了。
可以说,张小兵是个纯粹的教师。相识多年,每次找我,总是讲课堂感悟,讲学生的发现,讨论一个教案,说学校工作的改进,谈教研组计划,谈新买的好书……他几乎从不谈私事。这本书,真实地反映张小兵的所思所想,对人的关怀,对教学的反思,处处能看到他的职业态度。一名教师,把上课当作生命历程,一节一节地上课,以之为乐,一步一步地走向自由澄明之境……小兵老师从没虚耗光阴,他配得上学生和同事的尊重。学校能有一批小兵这样的老师,课堂能有小兵这样老师站立在讲台边,学习,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张小兵有探索者的秉赋,因为他的问题意识,因为他的韧性,也因为他的课堂追求。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会有对光明的期待,从一根火柴,到一支火把,再到一盏不熄的灯,为精神而活。很多教师,都有过那样的职业憧憬和梦,只是大家跋涉的长度不同而已。他通过课堂让学生提高思辨意识,关注人生,关注世界,培育正确的学习观,让课堂承载“立人”的任务。他观察学生的学习,总是很注意学生的学习个性,我曾多次听他介绍学生个案分析。他的课没有止于“语文”,而是通过语文教育让学生“得法”“得道”,变得会学,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读小兵老师这本书,想及他平时的读书生活,深感教师“底子意识”的重要。以前教育界有句老话,“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人们逐渐明白了,守着的那桶水会变质的,老师也不是卖水的。教师站在讲台,背后必须有奔腾的江河,浩浩荡荡,永不停息。小兵老师藏书万卷,视域开阔,有一名教师立足讲台的优势。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在业余”,小兵老师业余在做些什么,同行们从这本书当能窥豹一斑。
这十年,我见到不少像张小兵这样以教学为乐事的中小学教师,各个学科的都有,有些老师的年龄比张小兵要大,仍然谦虚、勤奋,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是他们始终如一的态度,保持了教师职业的尊严,提升了职业技术含量。基础教育,要注意这类教师的存在价值。
三年前,钱理群老师听我介绍起张小兵的教学探索,慨然答应,届时替他写序,我转致了钱老师的美意,没想到小兵惶恐不安,说一定要对得起钱老师,书稿要再磨一磨。这一磨就是三年。今年春天我拜望年过八十的钱老师,不忍再让他操劳,这件事,趁我尚有余勇,还是我做吧。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