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结题报告
(2016-09-04 17:09:4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 |
2016年7月24日下午
一、方展画 原省教科院院长
做了很多事,不要在结题中都要反应。这样结题本身的质量水平就稀释了。要抓住重点特色,把最好的反应出来。有些是常规,不要写,有些不是特色,不要写。
2.五度课堂材料翔实。
作为成果的结题,可以围绕“五度课堂”,以这个为核心也可以考虑的。比如以五度课堂为主线,相关因素整合进去。宽度——拓展性课程,效度——微课,深度——小课题研究,强度……。总之,要有一个核心,有紧密的联系。
3.小课题研究也是这样,以前追求高大上,现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小课题也可以围绕五度课堂。研修式,开发五度课堂中肯定会碰到一些问题,用小课题解决。所以小课题可以围绕五度课堂模式。教师研修的五度模式为核心,通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
4.总之,要忍痛割爱,要取舍。
二、杨天平教授
1.切入点是青年教师研修,目标明确,内容过程充实。
2.结题报告:青研班为重点,为抓手。研究的过程展示不足。重在过程。
研究成效应重点呈现:成效性、先创性和反思。
三、沈兵 东阳教科所长
(一)五颗珍珠,缺一条红线。没有串起来,散在盘子里,不是一件作品。一条红线——方院长讲的五度课堂来串。也行。
(二)如何按青研班成长式路径来串呢?
1.缺少一个青研班成长的问题分析。为什么要开设青研班呢?基于教师成长的调查分析。
2.研究综述一定要写好。研究青年教师成长的课题多如牛毛,那些成果要为我们所用,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这里缺失。
3.概念界定。青年,研修,成长、路径等等,都是清楚的,不要一一界定。重点是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清楚。路径是什么?彼此怎样的关系?
4.研究目标。用什么方法促进教师成长呢?要弄清楚。研修班的创新点在哪儿呢?根据什么理念?确定什么目标?几个模块?主要解决几个问题?
5.要有设计感:理念+目标+内容+方法+成效
6.理清楚:五度课堂模式+推进过程。但基本上看不到过程。看到模式结构,但推进的过程很重要。基本结构+基本流程。
五度课堂和青研班之间的关系?要理清楚。
工作坊是如何经营的?
7.成果:五条路径是怎么让教师转变观念的,怎么进步的?不能碎片化!按一个要求:(1)成长目标更清晰了,(2)教师主动性增强了(3)专业发展了,能力提升了。成果要有数据,有案例,与研修班有直接正相关,要有因果关系。
2016年5月23日,市中期检查
一、高宪
1.成长路径具体是什么?专业成长?职业成长?心理成长?要更明确,口子要小。
2.老套不老套,关键在于怎么用。题目老套,理念不老套,做法不老套。如教研公开课,关键是看学科教育理念是前沿的,还是陈旧的。
关注课堂,立足课堂:习惯的养成、方法的习得,健全的人格。这是新的,本质的内容。
3.青研班三条基本路径:教研+科研+培训。三条路径,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教研科研培训三合一,落脚点在课堂教学。
5.分类不科学。理念新,做法不能旧!微课等重复。
科研:小课题研究,要手把手教。选题指导、方案指导、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等。
教研:师徒制,优秀老师带徒,关键是如何做,怎样做效率更高。
6.不要把所有的成长路径和方式都写进去,最主要的特点一二条放进去,如基于小课题的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探索,基于青研班的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探索等,一个二个做好做深。
二、陈开印
2.该如何解决。我校的青年教师目标是什么?表述清楚。
3.达到目标。通过哪些平台,哪些途径去达成?选最出彩的一两种途径,解决最突出问题。
4.途径实施应该注意的问题,实施策略:如不愿参加怎么办?教师理念落后怎么办?教师成长叙事、个案等。
5.怎么样评价,做了,如何评价专业成长——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6.要注意:
条理性,大小标题,分类清楚,微课单列不当。
选择性,要取舍,培养特色是什么,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