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点评结题报告

(2016-09-04 17:09:41)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

                     专家点评 青研班课题结题报告

2016724下午

一、方展画 原省教科院院长

   1.最大的硬伤是五块内容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做了很多事,不要在结题中都要反应。这样结题本身的质量水平就稀释了。要抓住重点特色,把最好的反应出来。有些是常规,不要写,有些不是特色,不要写。

2.五度课堂材料翔实。

作为成果的结题,可以围绕“五度课堂”,以这个为核心也可以考虑的。比如以五度课堂为主线,相关因素整合进去。宽度——拓展性课程,效度——微课,深度——小课题研究,强度……。总之,要有一个核心,有紧密的联系。

3.小课题研究也是这样,以前追求高大上,现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小课题也可以围绕五度课堂。研修式,开发五度课堂中肯定会碰到一些问题,用小课题解决。所以小课题可以围绕五度课堂模式。教师研修的五度模式为核心,通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

4.总之,要忍痛割爱,要取舍。

 

二、杨天平教授  浙师大教授

1.切入点是青年教师研修,目标明确,内容过程充实。

2.结题报告:青研班为重点,为抓手。研究的过程展示不足。重在过程。

研究成效应重点呈现:成效性、先创性和反思。

 

三、沈兵 东阳教科所长

(一)五颗珍珠,缺一条红线。没有串起来,散在盘子里,不是一件作品。一条红线——方院长讲的五度课堂来串。也行。

(二)如何按青研班成长式路径来串呢?

1.缺少一个青研班成长的问题分析。为什么要开设青研班呢?基于教师成长的调查分析。

2.研究综述一定要写好。研究青年教师成长的课题多如牛毛,那些成果要为我们所用,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出发。这里缺失。

3.概念界定。青年,研修,成长、路径等等,都是清楚的,不要一一界定。重点是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说清楚。路径是什么?彼此怎样的关系?

4.研究目标。用什么方法促进教师成长呢?要弄清楚。研修班的创新点在哪儿呢?根据什么理念?确定什么目标?几个模块?主要解决几个问题?

5.要有设计感:理念+目标+内容+方法+成效

6.理清楚:五度课堂模式+推进过程。但基本上看不到过程。看到模式结构,但推进的过程很重要。基本结构+基本流程。

五度课堂和青研班之间的关系?要理清楚。

工作坊是如何经营的?

7.成果:五条路径是怎么让教师转变观念的,怎么进步的?不能碎片化!按一个要求:(1)成长目标更清晰了,(2)教师主动性增强了(3)专业发展了,能力提升了。成果要有数据,有案例,与研修班有直接正相关,要有因果关系。

 

2016523,市中期检查

一、高宪  市教科所

1.成长路径具体是什么?专业成长?职业成长?心理成长?要更明确,口子要小。

2.老套不老套,关键在于怎么用。题目老套,理念不老套,做法不老套。如教研公开课,关键是看学科教育理念是前沿的,还是陈旧的。

关注课堂,立足课堂:习惯的养成、方法的习得,健全的人格。这是新的,本质的内容。

3.青研班三条基本路径:教研+科研+培训。三条路径,各司其职,互不干扰。

教研科研培训三合一,落脚点在课堂教学。

   4.青年教师成长载体,发现问题去立课题。在课题研究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去请专家培训。最终落脚点在课堂,研究学法、教法,在实践中提升。

5.分类不科学。理念新,做法不能旧!微课等重复。

科研:小课题研究,要手把手教。选题指导、方案指导、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等。

教研:师徒制,优秀老师带徒,关键是如何做,怎样做效率更高。

6.不要把所有的成长路径和方式都写进去,最主要的特点一二条放进去,如基于小课题的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探索,基于青研班的青年教师成长路径探索等,一个二个做好做深。

 

二、陈开印  永康市教科所

   (一)结题要梳理出来大致几块:

   1.我为什么做这个课题研究,要有叙述,更简洁、明白。

   2.研究过程,条理清楚。

   3.研究成效,成功的地方,不足之处。

   4.反思与建议。

  (二)研究过程梳理:

    1.第一个表述是青年教师专业现状调查,专业知识,教学能力、了解学生能力等等。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理清楚。可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然后调查结果分析,得出问题的原因——专业知识缺乏、实践能力缺乏、教学理念落后等。

2.该如何解决。我校的青年教师目标是什么?表述清楚。

3.达到目标。通过哪些平台,哪些途径去达成?选最出彩的一两种途径,解决最突出问题。

4.途径实施应该注意的问题,实施策略:如不愿参加怎么办?教师理念落后怎么办?教师成长叙事、个案等。

5.怎么样评价,做了,如何评价专业成长——评价体系,评价指标。

6.要注意:

条理性,大小标题,分类清楚,微课单列不当。

选择性,要取舍,培养特色是什么,效果比较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