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描写:打电话(高志扬)
(2015-03-06 16:25:53)
标签:
写作过程 |
分类: 教学 |
人物对话描写:打电话(高志扬)
教学目标:
1、从真实情境出发进行联想、想象训练,懂得联想、想象要合情合理。
2、懂得人物对话要符合人物的关系、身份、情感。
3、以“三一”评改法为导向评改作文。
教学课时:1.5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提示: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
二、话题①(5分钟):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
●环节说明:理解图片内容。并从图片引发学生合理的推理、联想和想象。
话题②(8分钟):电话的另一端是谁?是什么事让他们笑得这么开心?
●环节说明:同桌讨论,打开思路,放飞想象。要求:想象合情合理;体会人物对话要符合人物特点。
三、写作训练(15分钟):题目:打给××的电话
要求:
1、真情、感动、精彩。
2、同桌同做一篇。
3、注意打电话开始及结束时的礼貌用语。
4、作文格式如下。
打给××的电话
作者:×××
我:……
××:……
我:……
××:……
四、主题活动一:大家来评改(12分钟):
●环节说明:
1、选择典型作品,同桌上台有感情朗读。教师引导师、生、作者互动进行评改示范。用“三一”评改法评改作文,抓住关键点深入、广泛的评改。(选文一到两篇)这一环节重在教师的引导,为下面学生评改的环节做下铺垫和示范。
五、前后桌成立四人组互评:(10分钟)
●环节说明:首先交换评,然后对评内容进行讨论和修改。
要求:
(1) “三一”评改法
①一段精彩的话:用~~~划出
②一段不恰当的话:用——划出
③一点改进的建议:同桌协商写出
(2)
①卷面等级:A好,B可,C差。
②作品等级:A精彩,B不错,C努力。
。
六、主题活动二:作者与评者(12分钟)
●环节说明:作者、评者两桌四个同上讲台。作者分角色读作品出真情实感。评者说出自己的“三一”评改情况。
师生仔细听,互动交流提高。这一环节教师在于放手,让学生来评改、交流。(选文一两篇)
七、小结:本节课的作文训练我们学到了什么?(大屏幕展示)(0.5分钟)
1、想象是创作飞翔的翅膀。
2、对话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3、“三一”是作文评改的导向。
八、作业(0.5分钟):
同学们的作品展出,卷面AB的原作展出,卷面C的作品重改重抄后展出,有重点问题的修改后展出。
支撑我这一节课的三个想法
高志扬
当学生唤醒了经验并有了强烈体验的时候,我会点出知识和能力要点。当学生对知识能力要点明确之后,我会把他们融合到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中去。看重感性和理性的交织。感性指向生活和体验,理性指向知识和能力。关注感性到理性的凝结点和理性到感性的升华点。
假如写作训练是一条河,那么源头在哪里?假如写作训练是一棵树,那么根系在哪里?我的感悟是:在生活里,在内心里,在生活和内心转化成语言文字的关口里。所以我的课的着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想办法唤醒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二是想办法让这些闪光点转化成我们愿达成的语言文字。看重原生态作文训练。一是材料的原生态。训练的线索是“生活——动机——作文”。二是过程的原生态。展示构思过程和评改过程的黑箱。
我搭建课堂的骨架有两方面:一是话题,二是活动。我看重课堂有效的话题设计和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