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绣春囊事件始末

(2016-03-11 08:17:51)
标签:

红楼梦

风之子

分类: 《风语红楼》(初始本)

 

        《风语红楼》之一千二百七十四

          风之子原创

 

     整个影响《红楼梦》进程的绣春囊事件,曹雪芹没怎么写,是不写之写。只是在第七十三回写傻大姐捡到了绣春囊:

     邢夫人在王夫人处坐了一回,也就往园内散散心来。刚至园门前,只见贾母房内的小丫头子名唤傻大姐的笑嘻嘻走来,手内拿着个花红柳绿的东西,低头一壁瞧着,一壁只管走,不防迎头撞见邢夫人,抬头看见,方才站住。邢夫人因说:“这痴丫头,又得了个什么狗不识儿这么欢喜?拿来我瞧瞧。”原来这傻大姐年方十四五岁,是新挑上来的与贾母这边提水桶扫院子专作粗活的一个丫头。只因他生得体肥面阔,两只大脚作粗活简捷爽利,且心性愚顽,一无知识,行事出言,常在规矩之外。贾母因喜欢他爽利便捷,又喜他出言可以发笑,便起名为“呆大姐”,常闷来便引他取笑一回,毫无避忌,因此又叫他作“痴丫头”。他纵有失礼之处,见贾母喜欢他,众人也就不去苛责。这丫头也得了这个力,若贾母不唤他时,便入园内来顽耍。今日正在园内掏促织,忽在山石背后得了一个五彩绣香囊,其华丽精致,固是可爱,但上面绣的并非花鸟等物,一面却是两个人赤条条的盘踞相抱,一面是几个字。这痴丫头原不认得是春意,便心下盘算:“敢是两个妖精打架?不然必是两口子相打。”左右猜解不来,正要拿去与贾母看,是以笑嘻嘻的一壁看,一壁走,忽见了邢夫人如此说,便笑道:“太太真个说的巧,真个是狗不识呢。太太请瞧一瞧。”说着,便送过去。邢夫人接来一看,吓得连忙死紧攥住,忙问:“你是那里得的?”傻大姐道:“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拣的。”

     这便是绣春囊的由来。这个由来里头,要注意傻大姐捡到绣春囊之所在。

     第一,园内,即大观园内。

     第二,山石背后。这一点尤其关键,这一段叙述两次提到山石处。

     好了,回溯到第七十一回,鸳鸯无意间发现司棋和潘又安私会:

     且说鸳鸯一径回来,刚至园门前,只见角门虚掩,犹未上闩。此时园内无人来往,只有该班的房内灯光掩映,微月半天。鸳鸯又不曾有个作伴的,也不曾提灯笼,独自一个,脚步又轻,所以该班的人皆不理会。偏生又要小解,因下了甬路,寻微草处,行至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来。刚转过石后,只听一阵衣衫响,吓了一惊不小。定睛一看,只见是两个人在那里,见他来了,便想往石后树丛藏躲。

      鸳鸯发现司棋私情这里,和傻大姐捡到绣春囊那里,是对的上的。

      第一,都是在大观园内。

      第二,巧不巧?都是在山石处。

      这其实不巧,是曹雪芹故意这么写的。这样就对上了。这绣春囊,就是潘又安和司棋相会,带了来给司棋把玩,挑逗司棋春情之物。

      第七十四回,王夫人误认为绣春囊是王熙凤和贾琏之物,凤姐是这样分辨的:

      那香袋是外头雇工仿着内工绣的,带子穗子一概是市卖货。我便年轻不尊重些,也不要这劳什子,自然都是好的,此其一。

       这就更加证明了绣春囊是潘又安私会司棋,从外面带进大观园的。

       如是,这绣春囊到底是谁的这桩公案已然水落石出,那是潘又安带来给司棋的,相会之际,误撞见鸳鸯,从山石处往树丛里躲避时遗失的。及至被鸳鸯逮个正着,司棋只顾得求情,潘又安磕头之后,只想着赶快跑,穿花度柳一般出了大观园,那里还顾及这小小的绣春囊。

       但是,事情尚未完结。潘又安何以在大观园如此便捷?如此熟悉?第七十二回:

       原来那司棋因从小儿和他姑表兄弟在一处顽笑起住时,小儿戏言,便都订下将来不娶不嫁。近年大了,彼此又出落的品貌风流,常时司棋回家时,二人眉来眼去,旧情不忘,只不能入手。又彼此生怕父母不从,二人便设法彼此里外买嘱园内老婆子们留门看道,今日趁乱方初次入港。虽未成双,却也海誓山盟,私传表记,已有无限风情了。忽被鸳鸯惊散,那小厮早穿花度柳,从角门出去了。

      原因清楚了。

      第一,潘又安和司棋买通了大观园看门的婆子,给他们留着门呢。 

      第二,潘又安进大观园和司棋相会已久,对大观园门道已是十分熟悉,所以来去自如。所谓“今日趁乱方初次入港”不是说潘又安初次进园相会,而是说这次是第一次与司棋要发生性关系了。

      好了。这下,连带着,第七十一回,尤氏发现天色已晚,大观园角门大开,无人看管这桩公案也水落石出了。所谓:

      且说尤氏一径来至园中,只见园中正门与各处角门仍未关,犹吊着各色彩灯,因回头命小丫头叫该班的女人。那丫鬟走入班房中,竟没一个人影,回来回了尤氏。尤氏便命传管家的女人。

     潘又安出大观园是从角门,鸳鸯发现司棋私情出大观园,走的也是角门。不要忽略了这两处提点,曹雪芹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大观园角门大开无人看管,正是司棋和潘又安私会买通看门的婆子所致。所以,尤氏的丫鬟前去质问,触动了婆子的利益,婆子们才敢放肆顶撞。王熙凤命林之孝家的捆了那两个婆子,原该抓的,并无过错。

      如此一来,绣春囊这桩公案的来龙去脉,已经清楚了。作孽的,是司棋和她的表兄潘又安。其实王熙凤带着王善保家的和周瑞家的查抄大观园,是逮到了真凶的。可是,王夫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借机扳倒了晴雯,这就是绣春囊事件这桩公案牵扯出来的关于晴雯的冤案。当然,还有邢夫人妄图栽赃王熙凤这另一桩已化解的冤案。

     一件丫鬟偷情的公案,牵扯出晴雯和凤姐两桩冤案,皆因王夫人和邢夫人,心中仇恨之人各各不同,但其间的阴毒狠辣,却是一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