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6分作业1

(2016-07-21 10:27:21)
标签:

教育

1. 不属于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的是()。 (单选 )

 

A日光

B温度

C土壤

D植物

 

2.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61日起,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启动,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单选 )

 

A黑龙江

B新疆

C北京

D上海

 

3. PM2.5是直径()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单选 )

 

A等于2.5微米

B小于等于2.5毫米

C大于等于2.5微米

D小于等于2.5微米

 

4. (),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永续发展。 (单选 )

 

A协调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发展

D可持续发展

 

5. 生物有机体包括()。 (多选 )

 

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

D大气圈

 

6. 要构筑低碳社会涉及到()。 (多选 )

 

A发展低碳交通

B构建低碳政府

C发展低碳社区

D发展低碳校园

 

7. 行政界碑使生态管理的联合行为变得极为复杂冗长,需要进行新的协作制度设计以及一系列由联合行动引发的()等等冗长的程序。(多选 )

 

A授权

B博弈

C权责划分

D绩效考核

 

8. 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一般来说,大气污染物浓度与风速平方呈正比,与污染源排放强度呈反比。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人与社会实现良性的互动,通过建立合作的、互信的、协商的伙伴关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实施对公用生态资源的合理使用。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影响雾霾的因素有很多,起主要作用的有哪些? (简答 )

1、大气相对湿度2风速3温差4气压5降水6日照强度7大气运动8地理位置

 

13. 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建设的五位一体 (填空 )

 

14. 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填空 )

 

15. 是各种法规、章程、规约等的总称,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填空 )

 

1. 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倾向是()。 (单选 )

 

A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

B工业化、城镇化占用大量农田

C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

D以上都是

 

2.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和容积。 (单选 )

 

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D增量化

 

3.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建环境保护部,这标志着我国政府为适应生态管理的新情况、新发展而进一步作出的自身组织架构调整,是实现由政府主导的生态管理向多元参与的生态管理转变的重要举措。 (单选 )

 

A十一届

B十二届

C十三届

D十四届

 

4. ()基于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之间的冲突提出了集体行动的困境这一开创性理论,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的人数很少,存在强制或者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促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动,理性的、自利的个人将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单选 )

 

A迈克尔

B高小平

C马什

D奥尔森

 

5. 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多选 )

 

A产业发展

B经济增长

C改变消费模式

D以上都不对

 

6. 逆温是空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高的大气垂直层结现象,逆温层是指出现逆温现象的极其稳定的大气层。逆温可分为()等。 (多选 )

 

A辐射逆温

B平流逆温

C下沉逆温

D锋面逆温

 

7. 高小平教授澄明了生态管理的主体应为政府,他认为生态环境具有()等公共性特征,因而对生态的管理属于公共管理领域,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多选 )

 

A利用上的广泛性

B不可分割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8. 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判断 )

 

正确

错误

 

10. 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需要人与社会实现良性的互动,通过建立合作的、互信的、协商的伙伴关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实施对公用生态资源的合理使用。 (判断 )

 

正确

错误

 

11. 在追求控制或崇尚竞争的治理环境中,社会组织难以获得成长的空间,但在追求合作的治理环境中却能够迎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治理水体污染的对策有哪些? (简答 )

(1)用法律手段根治工业污染源。(2)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标准。 (3)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完善污水处理系统。(4)利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水资源化。 (5)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13.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填空 )

 

14. 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填空 )

 

15. 《(环境保护发》是环保的基本法。 (填空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