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树下的文学盛宴【图、文】

(2013-04-14 10:58:03)
标签:

诗词散文

心事

贵州省

相机

为你

梨树下的文学盛宴

雷隆燕

http://s15/mw690/44b48eebt7c3a912122de&690

梨树下的文学盛宴

 

 

http://s3/mw690/44b48eebtda4972f497e2&690

    我心中时常涌动着一种情愫,不能辜负大自然赋予的生命,也不能辜负贵州这块土地上生活着的父母对我的养育,更不能辜负这片热土上真诚与关注我的人们。为这份真诚与关注,我甘愿抛开许多不为人知的甘苦,甘愿抛洒热情,为热土奉献丝丝热风。

     回首往事,进入文坛以来,就一直为多彩贵州——我的故乡执笔书写和呐喊,为夜郎故土的美好而歌唱。为此参加过贵州省写作学会的《走遍夜郎故土》书系写作,其中的《神奇习水》、《圣地贞丰》、《锦绣湄江》、》绿色凤岗》、《祥和余庆》、《中国萧笛之乡玉屏》、《天下苗族第一县台江》、《古城福泉》等等书系里有了我的影子,虽然许多明明灭灭的事迹在岁月的长河里慢慢流走,沉淀的却是难忘的记忆。今天,面对明媚的冬阳,全面审视《情在梨园缘在春》这部记载多彩贵州博友会的博友们从春到秋、在半年之内两次到贵阳市乌当区百宜乡新西兰梨园采风中写出来的文稿,真感慨万端!最想说的是:要感谢和我一起进梨园的朋友们,更要感谢为梨园积极挥毫、摄影、撰稿的文友们!

    龙年之春,从两个不同性格的女人出现我的面前开始,乌当百宜乡新西兰梨园就进入我的视线。当初进入梨园,刻骨铭心的则是莫名之痛和责任,因为梨园的种子全部来自河南引进的新西兰红梨,在贵州还没有打开任何市场,而且刚实验成功不久,主人的期望就是宣传和传递红梨的火种,让更多人能够知道新西兰红梨扎根贵州,让红梨能够扩大认知范围走进市场。那么,什么能够诠释新西兰红梨的存在?又有什么能够见证新西兰红梨就生长在偏僻的乌当百宜乡洛坝村?想必只有文字,而且只有文字中所表达出来的那份精致的抒情和纯美的妙语连珠,乃至摄影家们拍摄出来的照片,甚至需要政府对民营的高度重视,才是最好的宣传和最长久永恒的见证!于是,我在感叹中勇敢地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文字重担。

     从此,我的部分生活为梨园的心事而打乱,吃饭想着梨园,睡觉想着梨园,考察归来想着梨园,思考着请文友去为之书写。感谢众文友的积极参与,成就了这部充满着激情与深情的《情在梨园缘在春》。

    漫漫长夜,一点星光,便可告诉天在头上,我在天的头下努力。千里大漠,一棵红柳,便可指出这是绿洲,我在这片绿洲上为你——梨园编织着锦绣文字的彩衣。白居易说得好:“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因此,当我在春天收到诗人张通平的诗歌《梨园春色》时,有一种感动,他第一个交稿,积极地写出了“都说海市蜃楼美/怎比梨园春色秀”;收到散文作者鸿儿的《梨园随想》时,有一种欣慰,她详细记录了进入梨园的美好过程,深情叙述“这一片美丽的梨园,历经多少风雨的洗礼,才迎来今天的绽放;这一珠珠梨树,经过多少辛勤的培植,才从幼苗长成大树;梨园的主人王金林先生及管理人员,为了梨园的创建与发展,为了成功引进、嫁接新西兰红梨,又付出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汗水和心血”;收到散文作者兰心涟漪的《流连清白》时,更有一种共鸣,你听她娓娓道来:“我懂得她的心思,我把那一树树清白,一朵朵清雅,一滴滴清泪,小心翼翼地定格在相机里,收藏在心底。”那种抒情的至真和美,会使你久久陶醉在梨园,感受梨园洁白无尘的世界。

   随即,诗人杰哥的《我偷了花的朵》那诙谐、幽默、调皮的询问和跳跃的诗句,进入视野,让人感受到他的确:“我欠着花欠着朵/欠着春天的情歌”。其次,诗人周大发的《走进百宜落户洛坝》,诠释着:“我孕育着——醉阳春梨园/她将会添色百宜,让洛坝/梨香满天涯,流韵在新的诗篇里”。诗人郝红的“梨园旖旎绽芬芳/疾书泼墨争香/倾情舒展气轩昂/君醉春阳”深情写出了书法家到梨园奋笔泼墨书豪情的专注与执着。贵州著名美文作者张劲老师毫不示弱,积极交来诗歌《开花时一种分裂》,他深入梨园,确切地感受到:“帯雨的梨花,是一朵朵浅唱/含泪的音符倾诉/倾诉,只交付风的相思……真诚地表达出梨园主人:“他爱喝酒,常邀梨花同醉/醉眼看花,花瓣里情节朦胧/一个黝黑汉子,以豪爽编织秀色/一片洁白花蕊,为贫瘠缝补清丽/生命在黑白里筑巢/梨园里孵出满窝时光/那是一盘下不完的人生围棋”;山农女交来《百花深处访梨花》

     其次,冰心无尘的《梨园染雪醉春阳》,唐林的美文《咏梨》、昆梅的《梨花盛开得地方》、周红微的《不枉此生》、记者祖权的《情系梨园》、邹璐的《梨花淡白柳深青、人生看得几清明》、杨光焕的《诗画·醉阳春》等等相继传来,情景交融。到最后一次采风中,曾晓鹰老师的《金秋梨》、常江老师的《天之骄子梨园梦》、黄俊杰老师的《雄鹰展翅  志在千里》、南坡的《地主的秋天》、赵宽宏老师的《到洛坝踏青去》、阔叶林的《吾将红梨嫁乌当  君让红梨万户香》,博友笠泽果老的《忙里贪闲学少童》、摆渡居士的《花开满梨园》、沃白的《千帆过梨乡》、秦官峰的《千帆过梨乡》、朔清的《蝶飞蜂舞缀枝杈》等等,无不展现出作者们对梨园的热忱和向往,热忱中倾注对梨花的钟爱,并生花妙笔描绘梨园主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乃至对新西兰红梨的赞赏。就这样,30位作家用优美的文字,表达思想、阐述情感、篇篇精彩,字字感人。就张劲、朱淑因、鸿儿等老师写的梨园作品已见诸《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西部开发报》《国酒诗刊》等报刊。几位书法家慷慨挥毫,为梨园倾情墨香,摄影家不辞辛劳,为梨园抢拍风光,又是何等令人感动啊!这些,是梨文化时尚和经典诗词散文的结合,是文学和梨园的联姻,它给予了乌当百宜乡新西兰梨园希望和指引!

    记得一位作家曾动情地说过:“作为母亲,对再丑的儿子也充满疼爱,因为她经历了十月怀胎的深情及痛苦分娩的艰辛,所以她往往产生一种母性的偏爱,敢于把她的丑儿带到大庭广众之下。”基于这样的启示,我比梨园的主人还专注,还要感动,并把这些美文尽快成集,以完成对梨园那份义不容辞的使命,以感谢文友对梨园的支持;以表达心中对梨园的期待,不负众望;以昭示更多的游客知道梨园在哪里?更希望梨园能够在对每一份作品的感动中,让新西兰红梨在贵州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2012年11月30日

http://s10/mw690/44b48eebt7c3a8ca5129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