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

(2010-10-31 08:41:21)
标签:

旅游

摄影

视觉/图片

原创

胶片

哈苏

黑白

福建

土楼

千山一夫

分类: 人文纪实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这种典型的中国式中心对称的建筑群,遍布在福建、江西、广东的交汇处。仅永定县就近20000多座,靖南县有15000多座,其余的分布在平、华安、漳浦、诏安、云霄等地,据不完全统计,近四万座。曾有传言,说是美国的卫星发现中国的福建境内有很多核军事基地,后落实,就是这些圆型的建筑物-----福建土楼。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

2、土楼里的客家人现在的生活很平静,孩子们多数都到城里打工去了,这些老年人仍旧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3、在他们的祠堂,供奉着他们的祖先的塑像。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4、初一、十五,人们仍旧要作些供奉的仪式。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5、土楼的回廊里,静静的,那阳光那诱人。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6、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7、小猫也会找个阴凉的地方。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8、象这样用传统的方法做豆腐的,在整个县城只有这一家了。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9、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0、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

11、清晨,空气非常清新,散步回来的人们,会在楼门口顺便买点菜、肉等,很是方便。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2、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3、土楼里的人很干净,每天早晨都会把地扫得干干净净。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4、早晨的阳光照在强上,经过漫射,暖暖的洒向天井。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5、大家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6、一切者显得那么安祥。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7、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8、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19、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0、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1、中午,人们会在这里,很凉爽。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2、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3、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4、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5、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6、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7、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8、这个有六百年历史的土楼历尽了苍桑。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29、



土楼中的客家人(30P)30、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OPY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风格奇异的土楼民宅散布在闽西的永定、武平、上杭及闽西南的南靖、平和、华安、漳浦等地。其造型、装饰和建造工艺世所罕见,土楼,俗称“生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是以生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细沙、石灰、糯米饭、红糖、竹片、木条等,经过反复揉、舂、压建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经久不损。土楼高可达四五层,供三代或四代人同楼聚居。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等,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不单是最常见的圆形土楼,还包括了方形土楼、交椅形土楼等,覆盖了完整的土楼群建筑样式。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创造性的生土建筑艺术杰作。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均在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

    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仍,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

        史料记载,一次震级测定为七级的地震使永定环极楼墙体震裂20厘米,然而它却能自行复合。这足见土楼的坚韧。

    “土楼是原始的生态型的绿色建筑。”黄汉民说,土楼冬暖夏凉,就地取材,循环利用,以最原始的形态全面体现了人们今天所追求的绿色建筑的“最新理念与最高境界”,“建造新一代绿色土楼,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聚族而居的福建土楼是个丰富多彩的小社会。永定承启楼拥有384个房间,最多时曾住过800多人。“土楼对建设和谐社会最有用。”徐松生说,住在土楼里,有事情大家会互相帮忙,邻里和睦。“孩子孝不孝,会有口碑,好的学习,坏的批评,起到教育约束的作用。”

    福建土楼多具完善的防御功能。其外墙厚一至二米,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为防火攻,门上设有漏水漏沙装置,紧急时楼内居民还可从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楼早已不再是堡垒,但那些完备而精致的防御设施,仍让人们拍案惊奇。

    厚重的福建土楼,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发人深省的楹联匾额,与楼共存的私塾学堂,教化育人的壁画彩绘,无不激荡着历朝历代土楼人家“修身齐家”的理想和“止于至善”的追求。振成楼有副名联备受称道: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须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中国“福建土楼”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拍摄器材及处理:

相机:Hasselblad 503cxi

镜头:Carl Zeiss CF50mmlfe 4.0

胶片:Kodak TMAX100 TMAX400

冲洗:Kodak HC110 H液

扫描:EPSON GT-X900

调图:Photoshop CS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