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照片背后的故事
(李东顺)
12月30日,2024元旦前夕,由河北省种子协会南繁分会举办的河北省南繁育种专家迎春座谈会上,我又与郭三堆、赵国忠、祖茂堂三位专家相遇,并请朋友为我们拍下了一张合影照片。
(图为在2024南繁专家迎春座谈会上,我与三位专家合影“左1、祖茂堂,左2、郭三堆,左3、赵国忠”)
能与这三位专家同框,是缘分更是我的福分。这三人可都不简单,他们是培育出世界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为中国抗虫棉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三位功勋人物。
话要回到三年前的2021年春节前夕。我与书法家李建忠、解贵生和邯郸市豫剧表演艺术家赵贞玉、陈小霞一起来到南滨农场荷塘月色小区,在院子里摆开桌子为南繁专家写春联。同时,赵贞玉、陈小霞两位豫剧表演艺术家为农业专家们献唱豫剧选段,热闹的场面吸引了众多河北老乡和在这里育种的南繁专家们。
那天,我现场书写了一幅“万物争雄种为本,丰衣足食有南繁”,受到专家们的欢迎,郭三堆、赵国忠和另一个头戴草帽的老人走来举着这幅春联与我合影留念,那位老人老人当时我不认识。但是,我知道郭三堆、赵国忠两位赫赫有名的专家的事迹,感觉能为大专家们做点贡献也是一种幸运,所以,不久,我选择这张照片作为的的微信头像。
(图为用作我微信头像的与三位著名棉花育种专家合影“左1赵国忠,左2郭三堆,左4,祖茂堂”)
直到两年后,我采访2022年度中国十佳农民祖茂堂时,他对我说:“站在你身旁那个人就是我呀!”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手持一个福字站在我身旁的老人竟是中国十佳农民!
我先给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我微信头像照片中这三位人物:
中间手举横幅“育种兴农”横幅的那位,就是被称为中国“抗虫棉”之父的郭三堆研究员,他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分子设计中心主任。毕业于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生物遗传育种学专家。
图为在2021年南繁专家迎春座谈会上,我与郭三堆合影

(图为我赠送郭三堆一幅《群驴图》)
郭三堆率先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Bt单价、双价、融合抗虫基因,并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国内第一个成功研制出转单价抗虫基因棉花并用于生产,
首次建立了高产量、高纯度、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能够直接应用的“转基因三系杂交抗虫棉分子育种技术体系”,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是棉花育种上的又一重大突破。
2014年,郭三堆与袁隆平等农业科学家一起荣膺“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图为近日,我与赵国忠在南繁基地棉花试验田里)

(图为我在两年前与赵国忠在他的棉花试验田合影)
站在照片左侧那位就是著名棉花专家赵国忠。他长期担任石家庄市农林科学院棉花室主任,主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石远321”曾经创造世界棉花单产最高纪录,他与郭三堆合作,选育出世界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为我国棉花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赵国忠曾经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图为在去年我采访祖茂堂时与他在南繁玉米试验田合影)

(图为我与2022年中国十佳农民祖茂堂在他的南繁试验田合影)
站在我的旁边的那位就是2022年度中国十佳农民祖茂堂,他是负责将两位专家选育的抗虫棉种子进行小规模试验并成功的农民,第一个站在欧洲讲堂讲述中国抗虫棉的农民
,第一个走出国门帮助亚洲非洲农民种棉花的中国农民。
可以这样说,郭三堆顶层设计,赵国忠负责导入选育、祖茂堂负责小范围区试推广。
他们三人是世界首例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培育团队的
三个重要环节,正是他们的密切协作,使得中国抗虫棉横空出世并独树一帜屹立在世界东方,一举打破美国抗虫棉一统天下的局面。目前我国农民种植的抗虫棉百分百的是中国种子!
这三位专家平时也很少见面,一位平时工作生活在北京、一位在石家庄,一位在保定高碑店市,每年冬天他们都会来到海南育种,能在海南三亚相遇。特别是在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后,在迎接2024年元旦之时,他们再次相聚在海南三亚,举杯相庆,互祝幸福。所以,更显得这合影照片的珍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