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六位农业科学家相识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
标签:
南繁育种南繁基地种子工程农业硅谷 |
分类: 东方记事 |
一、植物种质资源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

二、非洲科学院院士贾银锁


赵治海是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因研发“张杂谷”系列高产新品种的成就,被人称为“杂交谷子之父”,当选为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5年11月4日,201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赵治海荣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我与赵治海先生是由河北省种子协会秘书长冯五平介绍而认识的。
上图为我拍摄的赵治海在海南九所南繁基地进行谷子育种,
下图为我在2022年初在海南南繁基地采访赵治海先生。

四、遗传学家、中国抗虫棉之父郭三堆

在国内第一个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蔗糖甜度高5500倍的“植物高甜度融合甜蛋白基因”,并生产出高甜度甜蛋白;
率先设计并合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Bt单价、双价、融合抗虫基因,并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国内第一个成功研制出转单价抗虫基因棉花并用于生产,打破了美国对我国的垄断;
第一个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双价抗虫基因棉花并用于生产,使中国抗虫棉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首次成功地研制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转融合抗虫基因棉花,目前尚未见国内外同类报道,现正进入生产试验。全国育种单位利用其研制的抗虫基因以及抗虫棉花新种质,培育出国审抗虫棉新品种近百个,省审新品种100多个,并实现了大规模产业化;
我与郭三堆先生是经过赵国忠的推荐认识的。上图为我在2021年冬与郭三堆合影,下图为2022年元旦我与郭三堆一起参加元旦联欢会并向郭三堆赠送自己的画作。

五,河北省首席小麦专家郭进考

郭进考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郭进考同志1999年被评为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4年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被评为全国杰出人才并被记一等功;2008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2011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21年被授予“”燕赵楷模“”称号。
赵国忠自1974年起从事棉花育种工作,从事南繁育种已经45年。他曾与袁隆平一起受到表彰,被誉为中国农业科学家的代表;他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出的首例拥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SGK321”,打破了美国抗虫棉一统天下的局面;他曾先后主持育成14个省级以上审定棉花新品种,其中6个通过国家级审定……
主持培育的棉花新品种冀棉8号,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纤维品质优良特点,至1987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200万亩,每亩增产皮棉约10公斤,创经济效益7亿多元。198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赵国忠是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七、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被评为2021感动河北年度十大人物。
我与赵国忠第一次相遇在海南是2002年春节。至今已经20年的友谊了。上图为赵国忠在海南三亚南繁试验田里,下图为我与赵国忠在南繁基地棉花试验田里合影。

下图是2002年春节我第一次来到海南采访赵国忠时,为他拍摄的他在棉花试验田里的照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