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2025-08-19 14:02:19)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鹫峰寺塔,又称“鹫峰寺禅院佛顶舍利宝塔”,蓬溪人习惯将它叫作“白塔”,位于赤城镇白塔街,白塔边有“书乡蓬溪”牌坊。蓬溪县被誉为“中国书法之乡”,城区建有书法主题公园、书法牌坊等。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鹫峰寺塔坐西向东,为方形十三级楼阁式塔,砖石结构,通高36米,底层边长5.7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塔身每层各面分为三间,砖砌仿木倚柱、斗棋等;砖叠涩塔檐出檐较大,角部有明显起翘;塔身二层以上每层各面均开佛龛三个,以供佛像和采光、通风;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方形须弥座塔基高0.85米。介绍说塔内攀石阶可盘旋至顶;各层塔室均辟佛龛,龛壁彩绘背光、祥云;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宋嘉泰四年(1204),蓬溪县彦李白琳兴建白塔于鹫峰山。撩檐枋上棱砌砖二层,叠涩五层,塔檐深远厚实。底层四柱,镌缠龙四条。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塔刹为宝瓶葫芦顶,其上再施以五级球形葫芦攒尖收结。梁思成在其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中赞曰:“(鹫峰寺)大雄殿之左侧白塔凌空,高十三级,甚峻拔。”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据记载,鹫峰寺塔内祀13佛,底层为无量寿佛,二层为接引佛,三层为准接佛,四层为光明佛,五层为药师佛,六层为弥陀佛,七层为须弥佛,八层为燃灯古佛,九层为慈悲佛,十层为广法佛,十一层为楞严佛,十二层为如来佛,十三层为欢乐佛。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底座前有国保碑。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据考,鹫峰寺始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原址在蓬溪县城西门白塔街,后因改建县医院而将大雄殿、毗卢殿等搬迁到钟鼓山的半山腰。鹫峰寺随即也就消散在烟尘之中了。现原址上仅存有原大雄殿旁的白塔一座。这又是一个塔存寺灭的案例,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蓬溪奎塔,原名鳌峙阁、奎阁,位于赤城镇奎阁公园内,距离鹫峰寺塔很近,两者隔着芝溪。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奎塔前,张鹏翮塑像。张鹏翮,遂宁县黑柏沟(今蓬溪县)人。 康熙九年进士及第,身仕康熙、雍正二朝。历任刑部主事、苏州知府、兖州知府、河东盐运使、通政司参议、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抚、兵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江南江西总督、河道总督、户部尚书,雍正三年(1725年)于任上病逝。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蓬溪奎塔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扩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塔坐北朝南,为一座八边形五重檐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奎塔作为本地的人文景观,溪水环绕,“鳌峙流泉”历来是蓬溪县城最负盛名的八景之一。鳌峙所指的是鳌峙堰,为嘉庆四年(1799年)知县李忻修筑,为了解决当地居民的用水难题。鳌峙堰建成两年之后,为彰显李炘之政绩,士绅名流商议,决定于鳌峙堰前建阁纪念,这便是奎塔。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蓬溪奎塔为五重檐八方形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造型的木结构建筑,结构简洁、功能实用,外形美观,由底层立内柱八根,并逐层墩接至五层。底层首立八根檐柱,檐柱和内柱之间置抬梁,抬梁上立柱作为上一层檐柱使用。第五层在内柱间穿枋,穿枋上置承重梁,承重梁正中置刹心木,由刹心木上端斜向下搭接内柱和檐柱安置八根角梁。塔顶由束腰须弥座形刹座和葫芦形刹尖组成。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塔基为条石砌筑,正八边形,高2.4米,前后均施垂带式踏道。门联:瑞气上通云汉近, 文星高并印山明。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该塔是按五行八卦六十四爻建造的,从空中可看出一斑。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据说,奎塔建成于当年的科举考试中,赤城“中掇乙科者四,继登甲榜者二”。此后,蓬溪更是文运昌盛,名士辈出。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芝溪河是蓬溪人的母亲河,其以“S”形从县城穿过。芝溪之名,朴素而淡雅,芝溪流经奎阁公园,呈围绕之势。河堤两岸是长长的书法墙,书法之乡的美誉在此便可见一斑。公园名由原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题写,公园内展示的书法主要出自当代著名书法家曾来德。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金仙寺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周家店村,是一处重要的元代木构建筑遗址。据了解,四川元代木结构建筑仅存11处。这是其中之一。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来到寺庙这里,大门紧锁,花时间找当地村民开门。大殿前有省保碑、国保碑。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金仙寺大殿坐东北向西南,为木结构单檐歇山式顶,面阔三间,进深四间,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开门参观,除了空架子,寺庙的其他空空如也。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其挑梁所采用的满置斗设计,参考了东大寺南大门和大佛殿的前檐插拱,每一道跳头上方都排列着小斗。这种做法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使得建筑在视觉上更加丰富有趣。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此殿虽然用材很随意,或圆或方或大或小的串枋与蜀柱、立柱之间互相襻拉,体现出很强的架构式思路。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原有的梁架虽经岁月洗礼,但仍保留着一些彩绘痕迹。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梁上的题记印证了《蓬溪县志》中的记载。其内容是:“大元泰定四年太岁丁卯,闰九月丙寅朔,初七日壬申,值开,当代修造讲僧得性……”由此可以得知,金仙寺的修造,应在元泰定四年(1327年)当年或此前。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大殿内为抬梁式结构,六架椽屋,非对称式构架,三椽狱前乳状后扎牵,通檐用四柱,明间中部另加两缝三架梁支持脊檩的做法,与同时代 蜀地建筑风格颇有相似之处。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根据《蓬溪古县志》的记载,金仙寺始建于元代中叶。以寺内能转动的飞轮藏而闻名。飞轮藏的设计精妙绝伦,曾让乡人叹为观止。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还有一则题记位于五架梁下,详细记载了部分捐建人的姓名及金额,其中提及捐资的货币为“中统宝钞”,这是元代开始发行。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全国通行的纸币,为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七月始印的。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建筑屋面曲线平缓,出檐深远,檐柱遵循“高不越间广”的古法,且有明显“侧脚”和“生起”,整体造型简洁古朴,体现了唐宋木构建筑的遗风。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前段很流行的游戏《黑神话·悟空》里有一处来自蓬溪的取景地,当第四章的故事悄然展开,跟随八戒藏匿于巫山老妖为盘丝大仙精心准备的礼箱内,一路颠簸,来到了兰喜村朱家大院门前的小路上。伴随一阵声响,从箱内跃出,只见一女子轻盈栖身于屋檐之上,而她脚下的一幢砖木建筑的原型,正是位于蓬溪县的金仙寺大殿。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金仙寺处于周家店村的乡间风貌。
[转载]川北环线79:蓬溪鹫峰寺塔·奎塔·金仙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