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2025-08-04 20:34:53)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希腊北部延绵的平多斯山谷与阿尔巴尼亚南部广袤的森林接壤,幽谷密林间,散布着几十座传统的石砌村落,人称“扎格里村庄”,希腊语意为“山后的村庄”。

据沿河洞穴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物考证,17,000年前,此地居民属于伊庇鲁斯王国的分支。荷马曾在《伊利亚特》中记载:希腊联军第一勇士阿喀琉斯之子皮罗斯,在“木马屠城”时杀死特洛伊国王赫克托耳,并将美丽的王后安德洛玛刻带回了希腊。安德洛玛刻被迫生下杀夫仇人之子莫罗索斯后,在百感交集中将其遗弃。顽强存活下来的莫罗索斯,一路打怪升级,成了伊庇鲁斯王国的首任国王。

   丹麦画家雅努斯在《赫克托尔墓前的皮鲁斯和安德洛玛刻》中,用新古典主义手法细致描绘了皮罗斯将哭倒在亡夫墓前的安德洛玛刻强行带走的场景。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屏障般的平多斯山脉中央有条超过千米的“维科斯峡谷裂缝”,无论深度与宽度,皆列世界前矛。峡谷里植被丰富,气氛静谧,清澈的沃伊多马蒂斯河欢快奔流,至高的米蒂卡斯峰肃穆守候,目之所及,都处于几乎原始的自然状态。

   河边告示标注:只允许游客从日出停留到日落,禁止狩猎、捕鱼、放火、乱扔香烟、乱扔垃圾,禁止各种对植被造成伤害和破坏地质构造的行为。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帕平戈村”的特色为:石山环抱,石板铺路,石块砌墙,石片当瓦,基本保留了人类与自然原始和谐的互生状态。

   冷杉矗立,山花点缀,游手好闲的胖猫在葡萄架上以慵懒秋波导航,引我去山峦峥嵘、树木繁茂、远离人烟的村尽头。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十五世纪后期,一群阿尔巴尼亚东正教徒在“莫诺恩利村庄”定居。他们与原住民通婚,融入当地生活节奏,成为经验丰富的石匠和技艺娴熟的画家,用不凡的双手维持简单的生活。

   错落有致的古朴房屋,纵横交错的石板小径,别致脱俗的露天剧场,钟楼分离的偏僻教堂……坎坷山路上,前有心不在焉的猫妹亦步亦趋,后有专注凝视的猫哥正襟危坐。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圣帕拉斯克斯特修道院”奉献给罗马的圣帕拉斯克斯特,因她的恩典,治愈了捐赠者之女的眼疾。据门楣上的铭文记录:修道院造于1412 年,利用维科斯峡谷上方的悬崖边缘,构成紧固的防御工事,既为守护神喝彩,又抵挡了入侵者。

“圣帕拉斯克斯特”是公元2 世纪一位博览群书的贵族女子,她放弃父母留下的巨额遗产,30岁便离开罗马舒适圈,到穷乡僻壤虔心传教。据说,圣女所行之处,瞎子睁了眼,瘸子走了路。最终,帕拉斯克斯特因拒绝异教崇拜,被罗马总督斩首,成为早期基督教的众多殉道者之一。

   东正教传统认为:圣人生前行过的奇迹,死后仍然法力无边。帕拉斯克斯特因此被尊为盲人和残疾人的治愈者,经常被描绘成手托两只眼球的形象。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修道院现在已是破败不堪,山顶危岩仿佛随时能滚下来压扁一切。废墟间战战兢兢烤火的老太热情招呼,示意我们进入旁边小小的“圣徒传记工作坊”,观赏绘在山毛榉断面上的丙烯画。

这是“约阿尼纳美术美院”学生的作品。年轻人试图用这种方式重建希腊圣徒不可磨灭的面孔,把衰落的“类型崇拜”进行 “图像修复”,并将这门标准化的手艺,变成其谋生的“现代庇护所”,使自己免于“现代征服者”和严重失业率造成的生活贫困及精神匮乏。老太细声细气解释。

   这些画从3欧到100欧不等。乐观估计,一天卖不出两幅。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转载]希腊催眠曲:扎格里村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