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华_1
长华_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6,169
  • 关注人气: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2025-07-12 14:04:00)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飞天藏殿在大雄殿西侧,为云岩寺西配殿。重檐歇山式。面阔三间,面与进深大致相等,加上前廊呈长方形。飞天藏殿除前廊为清代配置外,均为宋代建筑。正面当心间安网格纹六合门,次间装直棱窗,其余三方用大方砖封墙,筒板瓦屋面。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飞天藏,又名星辰车,是按宋代《营造法式》小木作建造的转轮经藏。功能是佛教徒用来藏经书之物。内设经匣,装载佛经,手推转动,使空气流通,经书不蚀。云岩寺内的飞天藏不设经匣藏经书,而设龛座,装道教人物的木雕像,实为道教的星辰车。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飞天藏从外观看,为八角形,层层上收。飞天藏从结构上分为藏座、藏身、天宫楼阁,屋顶四个部分。藏身在藏座上,下出副阶,施缠龙柱每座一根,上顶腰檐斗拱。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云岩寺原为道教寺观,后转为佛教圣地,明末清初战乱中仅飞天藏殿幸存。‌‌梁上的一九六三年题匾不知道出自哪位名家。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飞天藏殿上下檐均施五铺作斗拱。立柱左右各有一悬龙装饰。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天宫楼阁又分上中下三层。上层每面立抱厦,重檐腰檐平座,两边上下平行与左右角楼连接,转通八面。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窦圌山飞天藏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宋代道教转轮经藏,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其始建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以纯木结构、可旋转设计和精美道教木雕著称,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飞天藏是根据宋代李明仲《营造法式》的小木作转轮经藏而建造的。整个 藏身中间立有一根直径为0.5米的大圆柱,圆柱的下端固定于地坑中形如铁鹅台桶子的六角藏针上(名叫“寿山福海”),上端则包在梁架之中。圆柱上再加以木枋,并装上木板,便形成了八棱八方四层的巨型木塔。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檐下雕作的斗栱极为精密,有的近于如意斗栱,是这类斗栱的最早实例。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大雄殿前的“重建云岩寺合山功德碑”,于清乾隆戊寅年(公元1758年、乾隆23年,距今262年了)十月初一日所立。撰文者为“本邑瘭生舒春”。舒春撰写的碑文,开宗明义叙述“是山之名,葢(音gai,古同蓋)因真人而名之也。真人窦姓圌名,字子明。唐贤。里居九湾河养生潭岸。曾为(此字不清,为判读)彰明主簿。羡此山(此三字已缺失,系判读)清奇幽秀,弃官修炼于此。功成,白昼飞升。时人相继朝觐。谓是有仙则名,遂以姓名冠之曰窦圌山”。以上为碑文所记,确凿无误:窦圌山得名完全是因真人窦子明而来。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大雄宝殿金漆木雕的六合门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两边的大约是清代的佛教绘画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殿内铺方砖,殿内塑释迦牟尼佛座像,像前设雕花木座神龛,左右侍立阿难,迦叶,两边塑十八罗汉。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靠门的立柱上,分别塑有腾龙童子和驾鹤童子。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东禅堂为云岩寺东配殿,与飞天藏殿对称。为一组四合院。前厅正面为花格门,内壁为编壁抹白灰,上绘水墨壁画,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门内,上悬“大狮子吼”匾,边上每个框内都是水墨画。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云岩寺始建于唐朝初期,历经佛道相争和历史变迁,最终形成了东禅林西道观的格局。东禅堂作为佛教修行场所,供僧侣们进行日常的修行活动。[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东禅堂门板上的持笏官员彩色木雕,很有时代感。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中轴线最后一进是震经楼。震经楼为两层,底楼为观音堂,楼上是藏经楼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震经楼是云岩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唐乾符年间,由唐僖宗敕令建造。它在宋代经历了重建,并在清康熙至道光年间进行了多次修缮‌。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云岩寺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道教、佛教等多种文化元素。它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一座艺术殿堂。在建筑设计上,它充分考虑了地形、环境等因素,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建筑融为一体。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云岩寺背后西面,有登山道可上山顶。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南岳殿又名地藏殿,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为六角攒尖无梁砖拱殿,高4.5米,边长约2米,南向开一小圆拱门。走过去不注意还以为是香炉。
[转载]川北环线41:江油云岩寺(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