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2025-07-05 14:42:00)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梓潼李业阙位于梓潼县长卿镇南桥村,导航到了地点却找不到,转了半圈,才看到这座石牌坊。原来是贞孝节烈总坊,据介绍它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建造。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贞孝节烈总坊坐北向南,为一正楼二边楼四柱落脚的石刻建筑。正楼由侧门柱和横梁承托,边楼由正门柱和大横梁承托。坊为庑殿顶,东脊已残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贞孝节烈总坊的正楼华板之上南北两面正中镶嵌“皇恩旌表”坚匾,其下刻“贞孝节烈总坊”横匾。匾下华板镌刻143位贞孝节烈女士姓名。每一个名字背后就代表一个贞孝节烈故事。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再往前,一条小路,很快就到了李业阙。中国现存汉阙45座,以四川省最为集中,独占中国汉阙的半壁江山。建于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的梓潼李业阙,是中国现存已发掘最年长的汉阙。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李业阙坐东朝西,高2.5米,下宽0.9米,上宽0.7米。仅阙身东面有简单斗拱雕刻和两方石刻,阙身正中阴刻隶书“汉侍御史李公之阙”八字,其下刻有清道光末年题记,记述时任知县周树棠发现此阙残身及移至李节士祠内安置的经过。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地上还放着不知哪里来的石雕动物残件。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李业阙为石质门阙,独石刻成。原为李业墓墓前建筑,为双阙,现仅存单阙,且仅阙身为原物,顶为后世所配。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转到另一侧,再来一张。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李业,字巨游,汉代四川梓潼县人。西汉末年举明经、除为郎。新莽时举孝廉方正,不就。公孙述据蜀,累聘出仕,业抗拒不从,为述所鸩。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灭述,旌表其闾。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李业阙的独特结构和历史背景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其结构简单,顶无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研究价值‌。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绵阳碧水寺石窟位于城区的涪江江畔,对岸高楼林立。唐代著名的王勃在绵州任职时,就在这里写下了《秋夜于绵州群官席别薛升华序》和《北亭群公宴序》。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这座寺庙最初叫水阁院,因为寺内崖壁常年有泉水流淌,后来又被称为滴水寺。到了宋代,僧众在碧水崖扩建寺院,才改名碧水寺。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碧水寺里,看到不少殿堂都是新修的,我直奔有古物的观音殿。碧水寺藏原开元寺石刻圆雕菩萨立像,唐早期作品。从绵州开元寺旧址出土了有关方便搬迁至碧水寺内,高3米有余,兼具北周晚期至隋代长安造像风格与北齐造像特征。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碧水寺摩崖造像和刻经位于碧水寺观音殿内崖壁上,开凿于唐贞观初年,有25个龛窟,造像题材有阿弥陀佛与五十二菩萨、西方三圣等。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据志书记载,唐代贞观初年,巴西(今绵阳)的县令令狐元轨在碧水崖“施经造像”,这为后来的碧水寺奠定了基础。随后,为保护这些摩崖造像,郡守李同叔修建了阁院,水阁院之名可能由此而来。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观察这些保存下来的石刻,每一龛都呈圆拱形,龛楣上精心雕刻着垂幔华盖。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或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组合。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感觉碧水寺石窟的体量比较小。看看面前的涪江,全长约674公里,因汉高祖时期绵阳称涪县而得名,古代曾有涪水、内江等别称。其源头位于雪宝顶,流经平武县后进入绵阳主城区,最终汇入嘉陵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台前有福禄寿喜字样的凌云阁。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一对石翁仲,原立在明代绵州籍兵部尚书金献民墓前的,现在被移至此为菩萨护法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凌云阁天王像后的崖壁,还有许多小小的佛龛。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据介绍,这是千佛山山腰搬迁过来的千佛崖摩崖造像,在碧水寺摩崖造像后壁,开凿于唐开元至广明年间,题材涉及道教、佛教,且有明确纪年。因计划修建的绵(阳)江(油)公路将横穿过造像所在山体,文物部门于1993年将造像所在的崖面整体切割后搬迁到碧水寺。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禅字石刻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接着是一排佛教画像碑,不过看不到介绍,也不知道其来历。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其他楼阁内的石刻画像,也不知道来历。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这是寺庙与园林相结合的狭长的滨江公园,碧水寺寺中有寺,园中有园,楼台亭轩各具风姿。其中著名的有北亭、越王台、环香楼、灵龟洞等多处景观,可惜看不到太多的游客。
[转载]川北环线34:梓潼李业阙·绵阳碧水寺石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