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2025-06-30 14:23:01)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剑门关风景区地处广元市剑阁县城南9公里处,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核心景区。我们从北门进入,需要走长长的步道,经过细雨廊。南宋宗乾八年(1172)11月,陆游从抗金前线陕南到成都赴任,冒雨途径此地,吟成《剑门道中遇微雨》,现筑亭纪念。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经过剑门关地质博物馆,以多媒体、动画、图片、实物标本,展示剑门关丹霞地貌地质发展史。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这一天剑门关风大,景区的缆车、滑道、猿猱道均不开放,我们只能全程步行,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五丁开山筑路雕塑,位于五丁坪。据《华阳国志》《蜀王本纪》《水经注》等古书记载,战国中后期,秦王欲伐蜀,设计让石牛进蜀,就利用蜀王的贪婪,便有了“五丁开山”的传说,而这条拖送石牛的道路,就是古金牛道,亦称剑门蜀道的最初的来历。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剑门关,地势险要,是沟通中原和西南经济、文化的动脉,亦为兵家必争之地。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等美誉。 自秦开金牛道以后,中原政权入蜀攻伐,多经剑门关入蜀。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叹关台诗词走廊,千百年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吟咏剑门关诗词达数千首,这里精选张载、王勃、李隆基、李白、杜甫、李商隐、王安石、陆游、方孝孺、杨慎、果亲王等的诗作。杜甫诗赞:“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终于看到剑门关关楼了,它居于大小剑山的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剑门关扼守要冲,真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剑门是典型的单面山,其特征是山体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陡而短,另一坡缓而长。与岩层倾向相反但与层面近乎垂直的一面是陡而短的前坡;与岩层倾斜一致且与层面近乎平行的一面是缓而长的后坡。新疆吐鲁番市的火焰山、四川剑阁县的剑门山都是典型的单面山。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在古代战争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即使侦察中发现有可供行人通行的羊肠小道,大量车马辎重也难以翻山越岭。要从北向南进入蜀中,只有攻下剑门关,才能保证大队人马通过。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三国后期,蜀将姜维以3万将士死守剑门关,成功抵挡了魏将钟会率领的10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剑门之险令钟会止步不前,扼腕叹息。后来,魏将邓艾放弃辎重马匹,率领麾下精兵强将绕过剑门关,偷渡阴平小道,孤军深入蜀汉后方,硬是在杳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走出一条道,奇袭成都,逼蜀投降。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剑门关楼,古已有之,昼启夜闭,但不知始建于何代何年,屡毁屡建。明代重建的剑门关楼为三层,甚为雄伟。清代修复,仍为三层。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最底层是条石砌成的拱形石门,有铁皮包护大门两扇,每扇突起九九八十一颗乳钉,一闭铁门便无法进入关内。门额正中镶嵌“剑阁”二字。上筑堞垛,居高临下,供嘹望、射击,面北关门两边石墙刻有楹联。第二层阁楼高大宏敞,四周通廊。面北正中悬挂“天下雄关”木匾。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在关楼遗址右侧,曾建有三棱形石碑一座,上刻“古剑门关”四字。后毁,另竖长方形石碑,镌刻“剑门关”三字。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来到关楼上,顶楼面北的匾额_上书“雄关天堑”,系果亲王所题,金光耀眼。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以小剑至大剑连山绝险,有隘束之路,于此“凿石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故称剑阁道,隋开皇初剑阁道被毁。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历史上剑门关前发生无数次战事,据说均未被正面攻破,唯有1935年4月,红军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攀爬小路绕道登上此绝壁山顶,居高临下,配合正面进攻部队,一举打败守关的国民党川军,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这里通往南门,我们没走。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剑门绝壁,又名大剑山丹霞绝壁,是7000万年前白垩纪时代地质运动留下的自然奇观,东西绵延5900多米,均高300米,最高处500米,与剑门关隘自成一体,形成天然城廓,李白在《蜀道难》中叹其“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登剑门关山顶,有鸟道和猿猱道。一路走到仙女桥入口,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仙女桥,离地百米的悬腰险道,名为桥实为一段斜状岩层,外面生长常青灌木,密如桥栏,行人身贴岩壁,脚踩岩根,手抓灌木,缓步前行,飘飘欲仙,民间称“仙女显灵所化救命之桥”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一路向上,郁郁葱葱。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山崖上的仙女桥。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剑门七十二峰。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刻画出世界级鬼斧神工的峰丛丹霞地貌奇观,剑门七十二峰延绵百里,奇特的地质地貌,造就了它不可复制的绝美风景。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石笋峰,高79米,形似竹笋天柱。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这边是鸟道,登山者可以登这条。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这边是猿猱道,当日不开放,就是开放,超过60岁也不行。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步道有些难,必须手脚并用。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气喘吁吁上来了,俯瞰大地。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鸟道还在延伸。

[转载]川北环线28:剑门关(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