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2023年的川北环线从汉中开始。汉中地处秦岭和巴山之间,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汉中作为中国版图地理几何中心,曾经是三国争霸的重要战略据点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名人留下足迹的地方。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塔顶呈圆形收束,置宝瓶式塔刹。正面辟券门,内设小方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来个古塔远观俯视图。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望江楼,位于汉中古汉台。现在的汉中博物馆所在地,另文发博。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现在这里从外面走过,就看不出什么。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汉江之名与刘邦有着不解之缘,刘邦在汉中不断壮大,最后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最终打败项羽,建立了200多年历史的汉王朝。这个汉承秦制的王朝,将中国的各民族不断融为一体,也让汉族、汉字等称呼与汉江产生了不解之缘。
无论地理、气候还是人文,汉中相较于陕西其他部分都大有不同,却与南方毗邻的四川更为接近,但汉中却划归陕西管辖。汉中从四川剥离始于元代,或许是缘于进攻四川付出的巨大代价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一次驻足汉中,这个城市建设与国内其他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一次驻足汉中,这个城市建设与国内其他城市没有太大的区别。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古“虎头桥”在汉中市城北环城路与车站之间的刘家巷,相传为三国时蜀汉马岱斩魏延处。本人对魏延的结局甚为惋惜,特地来此看看。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南郑县志》乾隆版记载:“汉中府城北门外里许,有虎头桥,平地列数石,其下并无沟渠,殊不成桥,而流传久远,且立碑焉。询之居人。云:三国时魏延死处。”考《蜀志》,“延奔汉中,杨仪遣马岱斩之。”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修复时还增添了《修虎头桥碑亭记》和《三国志·魏延传》原文石碑。魏延,字文长,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34年,义阳人,蜀汉政权中期重要将领。刘备入川时因功授牙门将军,刘备称汉中王时拔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称帝后,拜镇北将军。刘禅继位后封都亭侯。诸葛亮北伐期间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后因功迁为前军师征西将军、假节、封南郑侯。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三国志》中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魏延其人善养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芒,唯独杨仪不屑魏延,二人势成水火。故魏延之死,可说是死于杨仪之手。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汉中的中心广场。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喂鸽子的小朋友。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汉中的中心广场。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喂鸽子的小朋友。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汉中东塔,也称“净明寺塔”或“静明寺塔”,位于东关街道塔尔巷,始建于南宋时期。来到这里只能外观,无法入内。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塔顶呈圆形收束,置宝瓶式塔刹。正面辟券门,内设小方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来个古塔远观俯视图。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望江楼,位于汉中古汉台。现在的汉中博物馆所在地,另文发博。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现在这里从外面走过,就看不出什么。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汉中古八景有“东塔西影”,说的就是东塔影映入饮马池。饮马池位于汉台遗址东南侧,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深达数丈,相传是刘邦大军饮马之处,故得名“饮马池”。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饮马池遗迹。饮马池又名东湖,相传刘邦驻军汉中时,曾在池内饮马,现存石刻对联“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长怀赤帝风”(赤帝指刘邦)。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饮马池遗迹。饮马池又名东湖,相传刘邦驻军汉中时,曾在池内饮马,现存石刻对联“神龙能作苍生雨,饮马长怀赤帝风”(赤帝指刘邦)。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清初《汉中府志》中记载的汉中八景之一的“东塔西影”。即指东塔塔影映入湖中的景色。该市将其纳入“西汉三遗址”之一。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饮马池位于汉中市老城区中心,紧邻繁华的街道,却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静谧之地。饮马池的名称,见证了汉中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变迁。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饮马池位于汉中市老城区中心,紧邻繁华的街道,却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静谧之地。饮马池的名称,见证了汉中作为军事重镇的历史变迁。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拜将坛大门,仿汉阙式建筑。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投奔刘邦后,虽经萧何多次举荐,但未受重用。韩信一气之下离开刘邦,萧何得知后,月下追韩信,并劝说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刘邦采纳萧何的建议,择良日、斋戒、设坛场,举行了隆重的授印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坛见证了刘邦的用人智慧,也体现了韩信的军事才能。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秦汉时期的高台到如今大约已经不复存在,但历史的烙印犹在。「高祖筑坛拜将帅,天佑汉室帝业开」,「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秦汉时期的高台到如今大约已经不复存在,但历史的烙印犹在。「高祖筑坛拜将帅,天佑汉室帝业开」,「辜页孤忠一片丹,未央宫月剑光寒。沛公帝业今何在,不及淮阴有将坛」。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韩信在拜将之后,统帅三军,攻取关中,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拜将坛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发挥。而拜将坛,也成为了韩信军事生涯的起点和辉煌的象征。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夜影神碑。这块碑石,或因含动物化石而生磷,或因受磷矿石的影响含有一定的磷元素,所以曾于黑夜中闪闪发光,遂引以为奇,名为“夜影神碑”。介绍说韩信冤死后,萧何奉旨立碑,但碍于吕后权威,未刻碑文,仅将碑石置立于拜将坛。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夜影神碑。这块碑石,或因含动物化石而生磷,或因受磷矿石的影响含有一定的磷元素,所以曾于黑夜中闪闪发光,遂引以为奇,名为“夜影神碑”。介绍说韩信冤死后,萧何奉旨立碑,但碍于吕后权威,未刻碑文,仅将碑石置立于拜将坛。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拜将坛的主体由南北分离的两座夯土基石台筑成,台高3米多。总面积与古汉台接近,是当年刘邦驻汉台拜韩信为汉大将军,举行隆重的授印仪式时所筑的纪念性建筑。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韩信的传奇人生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才能与机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在权力的游戏中,个人的命运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英雄玩不过阴谋呀。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韩信的传奇人生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才能与机遇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在权力的游戏中,个人的命运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英雄玩不过阴谋呀。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汉江,汉中市的母亲河,汉中城区依汉江而建,汉江江面宽阔秀美,它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见证。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汉江之名与刘邦有着不解之缘,刘邦在汉中不断壮大,最后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最终打败项羽,建立了200多年历史的汉王朝。这个汉承秦制的王朝,将中国的各民族不断融为一体,也让汉族、汉字等称呼与汉江产生了不解之缘。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 [转载]川北环线01:汉中访古](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一篇:[转载]心若不动,万事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