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大窑龙泉窑遗址在浙江省龙泉县西南小梅镇东北10里的大窑村一带,我们来的时候,感觉到了一个成熟景点。
龙泉县位于瓯江的上游,瓷土矿藏十分丰富,河流的两岸山峦起伏,森林茂密,盛产烧瓷用的燃料——松柴。瓷窑可利用溪流的山坡选址,制瓷原料可依赖廉价的水碓粉碎并加工,成品也可从瓯江顺流而下运到温州,瓷器的输出十分方便,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58和1981年两次文物普查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对龙泉窑窑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1959~1960年对大窑龙泉窑窑址进行了发掘。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三方单位联合对龙泉大窑枫洞岩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清理出了一些重要的遗迹:计有窑炉遗迹8座(包括龙窑和馒头窑),房屋遗迹6座,储料池3座,辘轳坑2个,水沟13条,古代道路10条,古代石墙、匣钵墙21条。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瓷片、窑具和工具等,总数计有五十余吨,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有近万件。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里有储泥池、素烧炉 、辘轳坑等遗迹。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窑室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窑的顶部,有排烟室、窑门等。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三方单位联合对龙泉大窑枫洞岩遗址进行了主动性的考古发掘。清理出了一些重要的遗迹:计有窑炉遗迹8座(包括龙窑和馒头窑),房屋遗迹6座,储料池3座,辘轳坑2个,水沟13条,古代道路10条,古代石墙、匣钵墙21条。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括瓷片、窑具和工具等,总数计有五十余吨,其中完整和可复原的器物有近万件。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这里有储泥池、素烧炉 、辘轳坑等遗迹。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窑室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窑的顶部,有排烟室、窑门等。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2007年3月份开始对发掘出土的遗物标本进行整理,此项工作将持续一年时间。遗址中在明代初年的地层中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有大墩碗、菱口大盘、杯(高足杯、爵杯)等。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遗址中在明代初年的地层中出土了一批制作工整、纹样精细、釉色滋润、器形庞大的瓷器,其精美程度是以往龙泉窑瓷器中少见的。
在大窑遗址发现一座南宋时期的龙窑,共有
9个窑门,其中8个开在东壁,1个开在西壁,且与烟囱接近。可以看出当时装窑和出窑都集中在一边。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作坊遗址、排水沟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窑炉有龙窑和阶级窑两种。宋元时期的窑炉均为龙窑,依 窑址分布图山坡建造,窑身狭长,前后倾斜。前端为火膛,中间为窑室,后部为排烟室。火膛平面呈半圆形。窑室前墙正中开狭长的火门,火门下有进风口。窑室似斜长的甬道,宽 2米左右,窑底呈斜坡状。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窑的火膛、窑前工作面。两侧窑墙用砖或匣钵砌筑,墙中开设窑门。窑门和投柴孔的数量,视窑的长短而定。排烟室由烟火柱墙和后墙组成,烟火柱墙有出烟孔,排泄窑内的烟与废气。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枫洞岩考古遗址。2006年开始的发掘中发现了明代洪武和永乐时期的官器,这是中国陶瓷考古的重大成果。其中,洪武、永乐时期的五爪龙纹侈口盘和“官”字款火照等重要标本的出土,证实了该窑场就是明初奉旨烧造“供用器皿”的处州窑场之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作坊遗址、排水沟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窑炉有龙窑和阶级窑两种。宋元时期的窑炉均为龙窑,依 窑址分布图山坡建造,窑身狭长,前后倾斜。前端为火膛,中间为窑室,后部为排烟室。火膛平面呈半圆形。窑室前墙正中开狭长的火门,火门下有进风口。窑室似斜长的甬道,宽 2米左右,窑底呈斜坡状。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窑的火膛、窑前工作面。两侧窑墙用砖或匣钵砌筑,墙中开设窑门。窑门和投柴孔的数量,视窑的长短而定。排烟室由烟火柱墙和后墙组成,烟火柱墙有出烟孔,排泄窑内的烟与废气。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枫洞岩考古遗址。2006年开始的发掘中发现了明代洪武和永乐时期的官器,这是中国陶瓷考古的重大成果。其中,洪武、永乐时期的五爪龙纹侈口盘和“官”字款火照等重要标本的出土,证实了该窑场就是明初奉旨烧造“供用器皿”的处州窑场之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明早期龙泉窑在烧造工艺和制品面貌上都沿袭了元代的方式和特点。根据大窑枫洞岩考古发现,洪武、永乐二朝,龙泉青瓷与景德镇瓷器一样同为御用瓷器。除了在国内高端市场占有重要席位之外,这一时期的龙泉青瓷仍是主要的外销瓷品种,以主角身份参与世界经贸和文化交流,其产品流布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明早期龙泉窑是中国青瓷发展历史上最后的亮点。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成化时期开始,龙泉窑不再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明中晚期龙泉青瓷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淡出历史舞台,龙泉窑生产规模开始逐渐缩小。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窑场顶部的瓷土原料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成化时期开始,龙泉窑不再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明中晚期龙泉青瓷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淡出历史舞台,龙泉窑生产规模开始逐渐缩小。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窑场顶部的瓷土原料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泉窑遗址在大窑村内共有65处。大窑烧制青瓷始于五代,长于北宋,南宋至明代早期为鼎盛时期,明末清初窑业衰退。大窑所制产品琳琅满目,日用、陈设、娱乐等类型一应俱全。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村里的陈万里铜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万里在交通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跋山涉水,不远千里、不辞劳苦地“八上龙泉,七下绍兴”,才发现了龙泉青瓷和越窑遗址,这成为陶器研究史上的一段佳话。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陈万里旧居。当年陈万里在大窑村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察报告《瓷器与浙江》,这本旷世之作确定了浙江瓷器的地位,尤其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村里的陈万里铜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万里在交通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跋山涉水,不远千里、不辞劳苦地“八上龙泉,七下绍兴”,才发现了龙泉青瓷和越窑遗址,这成为陶器研究史上的一段佳话。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陈万里旧居。当年陈万里在大窑村写成了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察报告《瓷器与浙江》,这本旷世之作确定了浙江瓷器的地位,尤其确定了龙泉窑的地位。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 [转载]春走华东47:龙泉大窑遗址](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