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2025-05-09 22:07:41)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俞源太极星象村坐落在浙江省武义县西南部,据说是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计建造。这是我们来武义的主要目标。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车子停在村外的停车场,购票进入作为景区的俞源村,需要走一段路。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村口遇见古树林,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共有古树86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9株,二级保护古树14株,以樟树、苦褚树、枫香、榧树等为主。[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相传建造村落时,村民为了把风水引入自家,都让子孙到这里植造林,使自家子孙兴旺,财源茂盛,是一片名副其实的风水林。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还未进村,就先看到伯温草堂,这是为纪念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而建,始建于明代初年,明末被乱兵焚毁,清代族人集资原址重建。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草堂由古门楼、古花厅、古寻柳亭等组成,内陈列着刘伯温有关的著述等。此源于刘伯温与俞源村的先祖俞涞是同窗好友,他每次回青田老家都要在俞源小住,并为俞氏按星象排辈字,设计了俞源太极星象村‌。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寻柳亭是以《俞氏宗谱》中记载的刘伯温题的《敬一处士像赞》中的"以寻五柳于人间矣"而取名的。从这也可看出刘伯温向往五柳先生的那种世外桃源的生活。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花厅前沿的'斯文永赖'匾相传是康熙下江南所题。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刘伯温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谋略家和预言家,是一位具有浓郁传奇色彩的人物,其形象不断被后人神化,成为智慧的化身,百姓崇拜的偶像。他的老家青田县,到了1946年更是把瑞安、青田、泰顺三县各划出部分地区设立文成县‌,以他的谥号命名。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刘伯温在辅佐朱元璋创立大明江山后,并未得到长久的安享晚年。在洪武八年(1375年),他因受到胡惟庸的诬陷而被剥夺了俸禄,虽然后来入京谢罪,但身心已经遭受了重创。此时的刘伯温已经年近六旬,本应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却遭遇了这样的变故,导致他悲愤交加,身心俱疲。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在刘伯温患病期间,朱元璋派遣胡惟庸带着御医前去探望,并开具了药方。然而,刘伯温在服用御医所开的药方后,病情反而加重,自述“饮其药,有物积腹中如拳石”。他意识到这其中可能隐藏着阴谋,但面对朱元璋的冷漠态度,他无能为力。最终,刘伯温在病情日益加重的情况下,被送回了老家青田,并在那里抱憾而终。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沿着太极田往村里去,介绍说刘伯温设计并指挥改村口直溪为曲溪,以溪流为阴阳鱼界线设立太极图。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刘基认为120亩村口的太极田与十一道山岗形成黄道十二宫,就能把村中的瑞气留住。自刘伯温为俞源改溪设太极河之后,600余年来未发生过一次洪灾。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来一张太极田的鸟瞰图,就看得比较清晰了。田中分别还有阴阳鱼眼。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路口的国保碑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碑。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走进湿漉漉的村中,俞源古村落始建于南宋,明嘉靖年间为鼎盛时期,至清乾隆、道光时期再度兴盛。看看俞氏宗祠前就竖着十根旗杆。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被誉为“婺处第一祠”的俞氏宗祠,明代洪武七年俞涞四个儿子为父所建,称“孝思庵“,后兵焚,隆庆元年大兴土木重建。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明嘉靖年间,俞源出了5位名人:俞大有(嘉靖五年考中进士,授礼部观政),俞昭(嘉靖十三年出贡,入南雍,授山西代府审理,进阶奉议大夫),俞款(嘉靖四十年出贡入南雍,任山东青州经历,进阶征仕郎),俞彬(嘉靖四十年武试辛酉科中武,被同宗俞大有总兵派往温州皇华关任把总抗倭),俞世美(嘉靖四十四年贡生,善词章,被当时宰相严讷器重,授江西宜黄县令)。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走入院中,大门后的雕花古戏台,因其面积大,雕刻精致,曾有"婺州八县第一台"之誉。台上有“碧云天”匾,相传为清末状元曹弘勋手笔,它取自唐明皇游月宫时所唱的藏头诗“碧澄澄,云开远,天光皎皎,月明瑶殿。”台前中的双狮立柱,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联。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祠堂前后左右六大厅,二小厅,占地有3000多平米。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古戏台的藻井,四周都是花鸟图,中间一幅是腾龙图。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据说,俞氏家族之所以人才辈出(明清两朝俞源出过尚书、抚台、知县、进士、举人260余人),是因为俞氏宗祠恰好坐落于天枢、天璇、天玑和天权四星所组成的七星"斗魁"之内,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站在戏台上看祠堂,不管是正厅、中厅或寝堂及两侧的庑厢、廊房均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犹如天成。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左边的挂匾“金声”;右边的是“玉振”。柱联是“假笑啼中真面目,新声歌里旧衣冠”、“谁爱风流高格调,且看忠孝大文章”。每逢节庆喜事,邀请戏班子登台,周围乡亲、过往商客,云集台前观戏。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戏台的太师壁上绘有《唐明皇游月宫》图,梨园鼻祖唐玄宗身边的著名道士叶法善就是俞源邻乡柳城人。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风火墙,有徽派建筑的式样,均为三叠。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宗祠享堂五间,为明代宗祠建筑,梁柱粗硕,造作讲究,歇山斗拱,双椽出水。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俞氏宗祠还有个极富诗意的堂号,曰流水堂,此名为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演化而来。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宰相严讷赠送“壬林堂”大匾一块。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两厢房,都作为俞源家训馆的展厅。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俞氏宗祠一直是俞源中心小学校舍,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迁入省七中,1941年迁入浙东战时野战医院,1942年浙江省府预选迁入,1943年绍兴稽山中学武义分部迁入,1951年征收为国家粮站,1999年粮站搬走,整修恢复原貌至今。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介绍说,宗祠冬暖夏凉,无燕雀之窝,无蜘蛛、蚊子。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享堂后,就是大院子,后堂也就是寝堂一样的五间。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寝堂前的两厢房现在成了根雕书画展示馆。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整座宗祠厅堂轩敞,廊柱挺拔,屋梁稳重,三雕精美绝伦。虽然失去了往日的那份精美和巧夺天工,但饱经沧桑的飞檐、牛腿、门雀及众多由名人名家所题写的匾额,却依然在述说着俞氏家族曾经的辉煌。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走在村中,继续前行。

[转载]春走华东34:俞源太极星象村(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