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华_1
长华_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6,169
  • 关注人气: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2025-04-22 13:57:29)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雨中的明湖。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接着我们来到明闾,这里是国保单位。“明闾”有闾门、店铺、祠堂、民宅等八栋建筑。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五股祠堂,是明代浮梁县桃墅镇桃墅村的汪氏家族第五“股”分祠,亦是汪氏家族聚会、祭祀之场所,故又称“汪氏五股总祠”。该祠堂享堂后侧门留有匾额,上书“嘉靖甲申年建德县岁贡汪楷立”字样,间接证明该建筑始于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或建于悬挂该匾额之前。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该祠堂占地面积480,1984年整体迁建。“五间五架穿逗抬梁混合式”结构型式。平面由门厅,享堂、后寝三大部分组成。整栋建筑用材硕大,享堂部分的金柱、檐柱均保留梭柱做法的遗迹。梁架承托构部件均采用各类木雕手法进行加工处理,取到了重点装饰的效果,使整体建筑在轩昂壮阔之余,显得轻盈秀美。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第二进院落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地面上还摆放了不少古建筑构件。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祠堂侧门通向各间宅第。汪柏弟宅,原位于浮梁县化鹏乡夏田村,据史料记载,汪柏出仕在外时,其弟始终居故里奉养父母,汪柏则以所得俸禄“尽以均之”,为之建设宅邸。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里面挂着“承德堂”。汪柏弟宅由一正宅、一陪屋、一院落三个部分组成。正宅为全封闭式偏小型古民居。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果真是四水归堂。该住宅建筑的装饰主要集中在槅扇门,槅扇窗、护窗以及楼层护栏基栅的枋面等几个部分的木雕之上。木雕题材突出了花卉鸟兽图案,还有其他民居建筑上所看不到的群马图、群鹿图、凤穿牡丹图和麒麟引凤图,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客厅的摆设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明闾”汪柏故居外景,原位于浮梁县化鹏乡夏田村,是明嘉靖年间广东道副使汪柏致仕返乡后建造的宅院。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汪柏系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历任大理评事、广东道副使、浙江布政使等职,有《青峰集》传世。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左侧为书房。其前部有小院,由内八字门楼直通建筑外部,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木雕分布在槅扇门、槅扇窗(含护窗)楼栅外挑枋头、梁柱接点的雀替和丁头拱、楼栅枋面等。纹饰题材有福标万字,富贵万字、雀鹿蜂猴以及多种花草鸟兽。纹饰题材中出现了超法规的凤纹,还出现了罕见的戏水海怪。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此宅由横向并列的两路三间两进住宅组合而成。并在门楼左侧设有专用马厩。主构架为“三间五架穿斗式”形制。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内堂,上挂“上善居”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桃墅汪宅原址亦在桃墅村,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前部有院落,主体建筑内,宅房居中,陪屋夹持两侧,其间及外侧封火式马头墙,前后封以硬山式封檐墙。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宅房构架,采用“三间五架两层穿斗式”结构形式。建筑木雕、石雕等各式装饰,手法上开始由简转繁。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桃墅汪宅天井及厅堂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底层梁柱间结点紧固构件,挑檐构件、槅扇门窗、楼层护栏栏板和间柱等,均作了精心的木雕处理。砖、木雕题村丰富,选用了“万”“回”“富”“贵”等几何类纹饰,云、卷草、花鸟、鱼龙吐水、羊、马、鹿纹饰之外,还出现了“天官”等人物纹饰。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在楼栅“卷草”雀替各表面留有贴金痕迹,这在明代民居遗存中较少见,标志着封建建筑法度在明代末期已经慢慢失去了约束力。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金达,字德乎,明嘉靖年间授翰林院编修。后改投国子监祭酒等职。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致仕返里。金达故居为金达出生宅。金达故居原址位于浮梁县峙滩乡英溪村中部,1981年整体迁建至此。[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金达故居正屋仅两正两厢,含一侧陪屋在内。沿半边天井而修造的“飞来椅”,却使用重工雕饰,给人以不同吻合的感觉。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苦菜公大宅原址亦在桃墅村。据当地传说,苦菜公为明末人,姓汪,正名不详。幼时家境清贫,常以野菜充饥,故得俗名“苦菜”。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中年偶然在山野挖到黄金,以此作本经营茶叶,逐步成为桃墅镇首富,又成为当地汪氏宗族族长,后人尊称其为“苦菜公”。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其宅约建于崇祯年间,原为坐北朝南,迁建时改为坐西朝东。入口在正面正中,入内为一半天井,无门厅或门罩。天井后为大厅,带设轩顶的前廊,有楼梯在前廊端部小间内。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其后为中心天井,后进明间为后堂“聚贤堂”,亦有楼,板壁后设楼梯。大厅、后堂的左右次间和厢房均设夹层,使整个建筑成为一座三层楼房。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结构全为穿斗式木构架。这是景德镇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栋明代三层构造民居建筑遗存实例。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转载]春走华东18: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