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2025-01-30 21:32:46)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渤海国是历史文献记载中黑龙江省境域内出现的第一个政权,系中世纪中国东北地区以靺鞨族为主体建立的受唐王朝册封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上京城是渤海国最重要的都城,也是渤海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见证了渤海这个“海东盛国”的盛衰荣辱,见证了肃慎族系、靺鞨民族融入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见证。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址,来这个遗址公园需要购票。午门址,俗称"五凤楼",是宫城正南门的台基,残高达6米,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20米,上有排列有序的圆形础石。午门址两侧各有一处便门址。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遗址内的古井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布局合理,以唐朝长安城为模式规划设计,城垣和宫城内主体建筑遗址保存基本完整,是研究渤海历史和唐代城市史、建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从考古资料看,宫城只是上京龙泉府的一小片。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一殿西廊址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渤海国这个由粟末靺鞨大氏建立的国家,全盛时领土跨据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朝鲜北部广大地域,首都上京龙泉府是当时东亚仅次于长安的第二大城市,号称“海东盛国”。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位于内城正北,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周围筑石墙,城四面设门,南面设午门(天门)一组,正中尚存高大台基,两侧各有二门(其中最东一门为假门),左右对称,规模壮观。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正门俗称五凤楼,门楼两侧各设一旁门。宫内的南北中轴线上排列五个大殿,俗称五重殿。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前两殿为典礼和朝会之处,规模最大,基坛砌石,并饰石雕螭头,地面铺印有宝相花纹的方砖,石柱础上置绿釉陶柱座。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遗址内基本都是杂草丛生。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二殿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二殿南廊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五座大殿中轴排列,并有回廊相连。这是二殿西廊庑址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第二宫殿出土遗物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砖瓦、建筑饰件、石制品、铁器、陶器。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二殿址,第二宫殿殿阶基两侧,各有一单体建筑的门,门与殿阶基之间以墙封闭。两门外侧各有一条南北向的墙,隔断了东西方向的去路。门与该墙间的空档,以东西向小墙封闭。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五重殿的左右两侧有许多院落和房屋,当为嫔妾、宫女和内侍住所及厨房、仓库之类。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二殿东部,宫城东侧为禁苑(御花园),有湖池、假山、殿宇台基及础石等。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后三殿规模略小,应为寝殿,有坑道、烟囱等取暖设施。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八宝琉璃井,早在清代康熙初年,从关内流放到宁古塔的文人们就看到这口井了。明末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在他的游记散文《东京》篇里,清清楚楚地写道:“三重宫殿……八角石井,雨水淳泓,尚可牛饮”。他不仅看到了这口八角石井,还看到井里水很充盈,想到可以甚至可能大喝了一通,并且点明这口八角石井是在宫殿不远处。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这口井的井壁历来说是用玄武岩砌成的,井壁上部横断面是呈八角形的。到了中部,横断面才呈圆形,同时逐渐加宽,到下部才开始变窄。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后部中央为王宫,平面呈方形,南北长720米、东西宽620米,四面亦筑石墙;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第4殿址台基略低,曾发现土床、火坑等遗迹。两殿址相距20多米,有 3条廊道相连,可视为一座殿宇的两部分。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北面和西面可能是卫兵和各种工役的所在地。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五殿南门址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五殿址。第5殿址在第4殿以北近百米处,独成一院,台基高约1米,东西37米,南北20米。础石6排,每排12块。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宫城北门址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渤海上京城是当前保存最完整、城内外遗迹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都城遗址。作为一处内涵丰富的古代都城,城内外保留下来的遗迹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尤其在唐宋都城尽被现代城市覆盖的情况下,更显现出其独特的学术含量和地位。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渤海国被契丹攻灭,前后立国一个半世纪之久,共传十五世王,历经229年,和中国唐朝、五代、契丹、朝鲜、日本都建立了外交和商贸关系。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国,上京为天福城,封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人皇王),统治渤海旧地。
[转载]黑龙江避暑游14:牡丹江·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